各种事物无不存在 它自身对立的一面,各种事物也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这一面。从事物相对立的那一面看不到这一面,从事物相对立的这一面就可以有所认识和了解。所以说,事物的那一面出自事物的这一面,事物的这一面也起因于事物的那一面。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是互相并存、相互依赖的。虽然这样,刚刚产生随即便是死亡,刚刚死亡随即便会复生;刚刚肯定随即就是否定,刚刚否定随即又予以肯定;依托正确的一面同时又也就遵循了谬误的一面,依托谬误的一面的同时也就遵循了正确的一面。因此,圣人不走划分正误是非的道路,而是观察比照事物的本然,也就是顺着事物自身的情态。事物的这一面也就是事物的那一面,事物的那一面也就是事物的这一面。事物的那一面存在着是与非,事物的这一面也同样存在着正与误。事物果真存在着彼此两个方面吗?事物果真不存在两个方面的区分吗?彼此两个方面都不存在其对立的一面,这就是大道的枢纽。“是”是无穷的,“非”也是无穷的。“是”是就是“有”,“非”就是“无”。所以不如用事物的本然来加以观察和认识。
“白马”非马,“手指”非“手指”。天地与一个手指,万物与一匹马是没有区别的。
事物能认可,一定“有”加以肯定的东西才可以认可;不认可认可,一定也有不可以加以肯定的东西方才不能认可。道路是行走而形成的“世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事物的名称是人们叫出来的。怎样才能认可呢?能认可的其自身就是能认可的,这就是“有”,不能认可的其自身就是不能认可的,这就是“无”。事物原本就有正确的一面,事物本身原本就有能认可的一面没有什么事物不存在正确的一面,也没有什么事物不存在能认可的一面。所以可以列举细小的草茎和高大的庭柱,丑陋和美丽,宽大、奇变、诡诈、怪异等千奇百怪的各种事态来说明,“有”和“无”从“道”的观点看它们都是相通而浑一的。旧事物的分解亦即新事物的形成,新事物的形成亦即旧事物的毁灭。所有事物并无形成与毁灭的区别,这是相通而浑一的特点。只有通达的人方才知晓事物相通而浑一的道理,因此不用固执地对事物作出这样那样的解释,而应把自己的观点寄托于平常的事理之中。所谓平庸的事理就是无用而有用;认识事物无用就是有用,这就是通达;通达的人才是真正了解了事物常理的人。恰如其分地了解事物常理也就是接近于大道。顺应事物相通了解事物常理的人;恰如其分地了解事物常理也就接近于大道。耗费心思才能认识事物浑然一体,而不知事物本身就具有同一的性状和特点。养猴人给猴子分桃子,说:“早上分给三个。晚上分给四个。”猴子们听了非常愤怒。养猴人便改口说:“那么早上四个晚上三个吧。”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实际上和名义都没有亏损,喜与怒却各为所用有了变化。
古时候的人,他们的智慧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如何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呢?有人认为,整个宇宙从一开始就不存在什么具体的事物。其次,认为宇宙宇宙之始是存在事物的,可是万事万物从不曾有过区分和界限。再其次,认为宇宙万物虽有这样那样的区别,但是却从不曾有过是与非的不同。是与非显露了,对于宇宙万物的理解也就因此出现亏损和缺陷。理解上出现亏损和缺陷,偏私的观念也就因此形成。比如我们今天买了一本笔记本电脑,因为有了笔记本电脑就有了形成与亏缺;因为有了笔记本电脑,我们可以建文档,做APP,做资料图。可以展示自己的学问和技艺,总希望能够教诲别人。就像现在成功的创业者马云,创建了淘宝,支付宝,互联网时代的楷模,这样可以称作成功,如果马云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产业,这样也说是成功吗?但是对外界来说和马云的儿子本身来说都没有成功。君子明于大道,子无是非。
相同的言论与不相同的言论,既然相互间都是言谈议论,从这一意义上说,不管其内容如何也就是同类了。宇宙万物有它的开始,同样有它的未曾开始的开始,还有它未曾开始的未曾开始的开始。宇宙之初有过这样那样的“有”,但也有个“无”,还有个未曾有过的“无”,同样也有个未曾有过的未曾有过的“无”。但是不知道“有”和“无”,谁是真正的“有”,谁是真正的“无”。
宇宙未曾产生万物时秋毫就是最大的东西,当宇宙出现了万物以后,高山大川也成了很微小的东西。当宇宙没有生命出现的时候殇子就是长寿者,当宇宙有了更长寿的人,彭祖也算是短寿了。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共存。天道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种宇宙模型,一种是盖天说,一种是混天说。道家属于混天说,儒家属于盖天说。而“盖天说”就是天圆地方,所以所有的皇宫都按照这种结构来建造的。《灵宪》认为,大道演化的宇宙最初是一派无形无色的阴的精气,幽清寂寞。这是一个很长的阶段,称为“溟滓”。这一阶段乃是道之根。从道根产生道干,气也有了颜色。但是,“浑沌不分”,看不出任何形状,也量不出它的运动速度。这种气叫做“太素”。这又是个很长的阶段,称为“庞鸿”。有了道干以后,开始产生物体。这时,“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天地配合,产生万物。这一阶段叫做“太玄”,也就是道之实。《灵宪》把宇宙演化三阶段称之为道根、道干、道实。在解释有浑沌不分的太素气时引了《道德经》里的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道家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大道(无极)无形,道是本来,本源,当这个本源有(念、识、)所波动的时候,就是道生“一”(无明、混沌)。这个“一”(无明、混沌)再继续波动的话,就产生了“二”:这个时候就产生了“阴与阳,这就是“二”了”(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宇宙、星球(包括地球)、人类是阴阳产生的(男阳、女阴),我们现实世界中的事物都是两个对立的,男女、公母、雌雄、生死、黑白、明暗、大小、快乐痛苦、以至于对错、好坏、总之一切都是矛盾对立的等等。这个就是所谓“对立”、“精神与物质”——这些都是时刻在变化着的,是本源生出来的。由这些“二”的分别,衍生了无尽的事物,所以万物生于阴阳(二),心生万法谓之三。可惜的是人们不知道阴阳是哪里来的,那个“一”是哪里来的,本源是什么,波动是什么。科学一直在探讨宇宙人类的起源,生命的秘密,但科学家也是普通的人,人研究人,就像计算机研究计算机,研究的结果不会超出计算机,计算机不会知道是人创造的它。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哪来的(谁创造的)。“如来如来”哪里来?宇宙生命的真实相只有释迦摩尼、老子、耶稣能够说的清 ,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宣说,说着一个道理:“道”。 念、识是有生灭的,“人”、万物有生灭,但是又是不灭的,因为道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万古永恒的。
所谓真理从不曾有过界限,言论也不曾有过定准,只因为各自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才有了这样那样的界限和区别:有左有右,有序列有等别,有分解有辩驳,有竞比有相争,这就是所说的八类。天地四方之外的事情,圣人总是存而不论;宇宙之内的事情圣人虽然研究却又随意评说。这是为什么呢?庄子说:大凡争辩,总是因为有自己看不到的一面。
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型。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有”与“无”在修行中,“无”适时把自己的心归“零”清净平等,“有”是庄严法。修行走中道,要能空掉内心的烦恼,也要“有”愿力、“有”善业;用清净无为来调控我们的内心,用“有”来庄严国土、利益有情。“君子可有为也可无为”。从而实现我们弘法利生,无治而安的人间净土。
“有”“无”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