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培养孩子,修炼自己

培养孩子,修炼自己

作者: 一枚冰儿 | 来源:发表于2020-03-07 02:52 被阅读0次

    培养孩子,修炼自己1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无论是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还是赢在将来,父母都不得不现在就花很大的时间、金钱和人力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也因此越来越焦虑。

    培养一个具有主动性的孩子。就不会整天为带孩子操心,也不会日夜为孩子的未来焦虑,一个主动的孩子也将是一个优秀的孩子。

    培养主动性需要合理的激励和科学的方法,但核心在于赋能—— 所有的激励和方法,不是为了控制,而是为了让孩子做主。

    3岁到10岁的年龄段正是父母影响力最大的时间窗口。如果能够在这个时期培养孩子的主动性,不仅做父母会省心省力,孩子们更会受益终身。

    让孩子懂得,父母是另一个主体,有自己的需求、爱好、约束,对孩子无保留的爱并不意味着无止境地付出。

    孩子的成长之旅,也是为人父母者的再成长。要想做到不疾不徐,不躁不怠,从容地将孩子带到人生的下一站,我们不仅要教育孩子,更得再教育自己,在为孩子规划的旅程前反观我们自己的旅程。

    孩子未来有无穷多种可能,唯独有一种不可能:他不会去成为你想他成为但你自己却不去成为的那种人。

    养孩子这事,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我希望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01 像理解用户一样理解孩子

    孩子全身脏兮兮的,鞋子和裤子上满是沙子,不少掉在鞋店光洁的地板上。父母感到很不好意思,却听售货员先开口了:“哇,你一定玩得特别开心吧。”售货员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的:玩沙子是个特别棒的活动,干不干净不重要,重要的是好不好玩。

    培养孩子的基础是同理心

    今天,同理心已经被看作处理人际关系、合作协同以及产品设计的基础心法。人际关系专家建议“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教育专家强调培养孩子同理心的重要性;企业更需要以人为本地设计产品和服务。要做到换位思考真的太难了,因为让一个人换位思考其实是反直觉的。它需要你跳出自己的世界,去体验对方的处境和情绪。

    在校长、老师、家长、孩子这四类用户中,哪个最难理解呢?答案是孩子。因为成人和孩子处在两个世界,他们的沟通存在三种不对称。

    第一,信息不对称。

    孩子眼中的世界和父母眼中的肯定不一样。

    第二,心智和思维方式不对称。

    大人做事会考虑社会规则和别人的看法,而小朋友则更以自我为中心。大人讲究符合规则和逻辑,而小朋友只关心好不好玩。

    第三,谈判地位不对称。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多时候是一种谈判或者博弈。我们和孩子沟通中,孩子实际上是相对弱势的,没钱、没文化、力气小,还被“孝顺”这顶道德的大帽子压着,怎么去平等对话?很难。

    怎么借鉴设计思维训练同理心

    父母也可以把孩子视为用户,去真正体验他的生活,理解他的想法,挖掘他的痛点。

    训练同理心的三个方法

    第一个办法是去孩子的环境实地查看,进行角色扮演。孩子遇到的问题可能家长平时根本想不到。当扮演成小朋友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平时容易忽略的东西。

    第二个办法是和孩子睡前聊天。

    听故事是单向的输入,而聊天是双向的沟通。

    聊天遵循“倾听、提问、少评论”原则。可以让孩子讲白天的趣事,学到的知识技巧。这样,既沟通了感情,又练习了口语表达,还加深了学习的理解。

    西方研究早期教育的专家还指出,他们发现有一个很微妙的因素:父母跟小孩对话之间的往返次数,会影响儿童未来的发展。把学到了的知识转教给你,这是最好的主动学习。这也是以教促学的费曼学习法。

    第三个办法是把和孩子的对话带入到其他关系场景中,来体会孩子的感受。

    很多妈妈有了老二后,希望老大和弟弟妹妹分享自己的衣服或者玩具。可是老大却不同意,妈妈就会觉得孩子自私。那么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老公对你说:“亲爱的,我有一个情人。她要住到我们家了。我还是很爱你,但是我也爱她。我希望你对她好,把你的衣服、珠宝都和她分享。我们是一家人。”请问你是什么感受?

    又如,爸爸妈妈希望孩子努力获得优异的考试成绩。但是你可能没想到,有时候即使孩子非常努力,也不一定达到目标。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老婆对你说:

    “你为什么这个月挣这么点钱,你都干多少年了,还混成这熊样?你的同学,亲戚不是买楼买车了,就是当局长科长校长了,要不是遇上我,你连个家长都当不了,你现在怎么还骑着破自行车?你到底努力了没有?”当个班主任就了不起了,赶紧给老娘孩子挣点化妆品钱去。

    你是什么感受?

    把亲子对话带入到夫妻、上下属这种非常熟悉的关系场景中,可以让父母切身体会到孩子的感受,以及弱势方的情绪。

    其实,两方沟通时,弱势方并不都需要强势方给出解决方案。他们可能只想发出自己的声音,获得对方的关注和接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培养孩子,修炼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sx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