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感恩节的前一天,我才知道这个节日。
以前都是在商家的提醒下知道这个节日,近两年不同,刷刷朋友圈就能知道。
我为什么会忘记感恩节呢?因为我好像不太习惯在一个特定的日子密集的表达我的感谢。
我只习惯在一个特定的日子用段子和照片密集的黑我先生和女儿,例如父亲节、真爱啊。
但其实我是一个蛮喜欢说谢谢的人,在每次说谢谢的当下,85%都是出于真心,大实话。
其余的15%嘛?别闹,人生总有些需要套路的时候。
02
读研时,我有过一段严重的经期抑郁,那种弥漫性的无意义感甚至让我痛苦得拿头碰过墙(当然不重,没影响我139的智商),当时,一位闺蜜曾经很详尽的告诉过我她类似的经历,然后坚定告诉我,一定会熬过去的!当下,我真诚的道过谢。
在多年后,在每次她煎熬的时候,我都会元气满满的跟她道早安,跟她聊她担忧的事情,直到我认为她情绪好转。
这是我表达感谢的一种方式,在需要的时候送出。
03
今天推荐老男人松浦弥太郎的《谢谢你》,整本书到后记才提到了“谢谢”这个魔法咒语,其余的,在我看来,是谢谢的其余表达式。
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方法,在人际中传达爱。
有的人说松浦大叔鸡汤,我是不同意的。
鸡汤文是什么?就是那些看起来是正确的,有道理的,但骨子里却是虚的。简而言之:正确的废话。贴一段随意感受一下:
他轻轻地启开信,里面有一张纸条,显然被眼泪浸渍过,那是他多年前在她手指受伤时写给她的,反面有一行字:对不起,有一种感恩叫离开!忘了我吧,忘掉所有,今天我报答不了你,就让我们来生再续前缘…… 背过脸去,他把那团纸揉成一团,随手丢在朝东嘶吼的江水里,仿佛这样一丢,就丢掉了年少时他的为爱痴狂,中年时对愁滋味的欲说还休。妻子看见一夜间渐生白发的他双眼含泪,说,你怎么了?他苦笑了一下:“没什么,我忘了给山下的人道一声谢谢,错过啦,错过啦……”
说得好,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这就是鸡汤。
而松浦大叔不同,他是一个生活美学的践行者。每一篇文字,都能看出他对自己的言行的要求。读他的文章,就像一个长自己一点的大叔,在你松懈和浮躁的时候,来一记温柔但是严苛的暴栗。不应该把日子过得那么随便和怠慢。
在书里,他说,每个周日早上,是他和女儿的独处时间,也是他送给妻子的独处时间,让她可以轻松睡个懒觉,愉快的整理,悠闲的消磨时间。他说,要学会把时间当成礼物,送给家人。(好想把这页撕下来扔叶先森脸上啊!)
你看,这很不鸡汤,因为看完后我也寻思着也把某段时间送给辛苦帮我带女儿的妈妈。
04
这是一本生活美学的指导书。
建议有点人生阅历的盆友读,比如30岁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