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讲故事故事
从瓷器浅谈到中国文化

从瓷器浅谈到中国文化

作者: 75d6e786bc42 | 来源:发表于2018-03-10 16:57 被阅读24次
文/王朝杰

公元960年前,具体那一年恐怕史学家也想知道,历史在这里本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中国历史偏偏在这一刻变得悄无声息起来。

这一年可能是宋仁宗被谏臣包拯屡屡犯颜直谏,甚至唾沫都飞溅到仁宗脸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

这一年也可能是宋徽宗赵佶历经国破家亡,被囚于金人的马车中的宋徽宗赵佶蓬头垢面,忍受着金兵粗鲁的嘲笑和讥讽,被与俘囚车从曾经辉煌一时的国都汴梁缓缓而出,宋徽宗回头看了一眼汴梁城,没有说话,拉着囚车马似乎很烦躁,在遮天蔽日的浓烟滚滚里,留下一声骇人的嘶叫。

也许正是这一天,刺眼的灼身的烈日正好照射到一个光着上半身的中年男人身上,他看了一眼刺眼的太阳,阳光下他的手臂黝黑而粗壮,他心里盘算着,可以出窑了,想到这里,中年男人拿起水瓢舀了一瓢水就往自己头顶浇下,水瞬间给了他一丝凉意和清醒。

中年男人喊出一句低沉的嗓音:“出窑。”

当这一批窑从窑里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包括中年男人自己,在刺眼的阳光下,只见这一批窑:黑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开大小纹片细碎纹,如鱼鳞一般,仿佛一摸就会顷刻就会碎掉。

中年男人没有说话,捧起一个满是碎纹的碗,在阳光下细细端详,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敢大声说话,仿佛声音大了点就会震碎这一批怪异的“碎纹碗”似的。

男人在阳光下仔细的端详着这个怪异的碗,忽然对一旁的人说:“舀水来,快!”

一旁的小学徒丝毫不敢怠慢,光着脚小跑到水缸边,双手拿起葫芦狠狠的舀满了一瓢水,三下两下跑到了师父身边,由于急了些,瓢里的谁滴滴答答撒了一路,他把水瓢递给了师父,看着撒了一路的水,担忧的看了一眼师父。

中年男人接过了水瓢,没有说话,更没有骂这个平时马马虎虎的小徒弟,男人把带着碎纹的碗放在桌子上,在场的所有人都凝神闭起看着他水中的水瓢。

中年男人把水瓢里的水缓慢的倒进碗里。

中年男人一手拿着瓢,紧张地观察着碗,豆粒般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流下。

一秒、两秒、三秒……

“啊——”人群中有人发出一声惊呼。

中年男人把手中的水瓢扔在地上,发疯似得长大嘴巴抱着一旁的小徒弟发出爽朗的笑声:“哈哈哈哈,快去买几坛烧酒和牛肉,哈哈哈哈。”

刚才离桌子远远的人们,也拥到桌子旁,好奇的看着这个碎纹而不会漏水的碗,继而也爆发出爽朗的笑声。

不明就里的小徒弟带着惊恐和疑问,从人群中挤出来,在去买酒的路上,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平日里不苟言笑的师父,今日怎么像疯了一般,高兴成这样。

历史在这里偏偏缺少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英国婓西瓦乐,大维德爵士第一次见到这种名叫哥窑的中国瓷器的时候,也疯了,他在书里写到:“陶瓷在中国的生产以及有了一万一千多年的历史,英国在16世纪才初次接触到中国的瓷器,这种物质从此对英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显著且延绵至今的影响,你无法想象这个一个怎样的民族,创造了这些文明。”

对,这是怎样一个民族,能用最下贱的泥土创造出如此神奇的瓷器。

哥窑的故事到这里本来已经可以告一段落了,哥窑的仿佛是中华文明的恢弘璀璨一笔。

让中华民族后代脸红的是,在现今的所有陶瓷考古中,至今不知道哥窑到底是谁发明的?

它开始于什么时候?至今没有发现哥窑的造窑遗址。

翻遍中国史书也只找到了关于哥窑记录的只字片语,这只字片语在悠远的中华文明中如一叶小舟,和哥窑一样险些沉没在历史的翻滚中,可历史就是这样有趣,当现代人一边购买着哥窑的现代纺织品,一边在博物馆惊叹中华文明怎会产生这样让人着迷的精神财富时,历史又这样带着自己的远古神秘和当今重合了。

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代以来,在亚非一些国家的古遗址中,陆续出了一定数量的我国宋元时期白青瓷。

假如你此刻手中有一张世纪地图,那你就会震惊得长大嘴巴,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以及非洲的埃及。

菲律宾出土最多,据统计,十年来出土数量达到40000件,几十年来这些国家古遗址中竟有中国的瓷器存在,岁月逐渐展现自己神秘的面纱,中国瓷器的历史何尝不是中国千年的历史呢?当你站在江西景德镇,顺着世俗的现代建筑望去,这个有着千年历史,在华夏民族历史上留下恢弘一笔的陶瓷小镇,如今却靠仿制古制品达到以假乱真的的程度给千年以回响。

倘若祖先们活着,一定会悲愤不已,留给你们几千年的文化财富到了如今难道你们就只会仿制了吗?

历史黑暗的深渊里传来这样一声拷问。

没有人回答,也没有人敢答,因为没有人敢告诉我们的祖先,我们的文化和已经被我们这些不肖子孙丢的差不多了。

有时候我在想中华民族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民族,时代在进步,文化在前进,但事实上我们算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吗?

当代意识被外来文化冲击太重,再过几年恐怕都没有人能讲出一个完整的中国故事了,你可以看见年轻人们舍得追逐一个韩国明星,却没有时间驻足一个古老的瓷器前、古老的青铜器面前,倾听它的故事。

是啊,近代中国一切仿佛都是该抛弃的该遗忘的,而西方国家好像永远代表了先进和文化。

我们不该让中国文化负重前行,或者干脆把它关在黑屋子里,我们这一辈90后作家知识分子应该做的是接过中华文化的担子,对先辈们说一句,你歇一歇吧,我们替你负重前行,我们替你把华夏文明的优秀和璀璨传承下去。

一百年前,当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轰开古老的东方国家,西方人看到的是一个创造了辉煌文化的古老国家,这个国家仿佛被时间遗忘了。

这是一个烧陶瓷的历史都可以讲个一千年故事的民族。

20世纪的东方古国仿佛一个潺潺老者,这个神秘的东方老人战战巍巍拄着拐棍站在20世纪的门口,他走不动了,他也听不进任何劝告和叮嘱,就像你对你的爷爷说什么是微信,他不知道的。

这个战战巍巍的东方老人看了一看20世纪门里的世界,他还不懂发生了什么,他有太多的秘密,太多的文化财富,和太多的愚昧。

当那些在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西方列强,第一次发现这个世界还有这样一种灿烂的文化,这个老弱的东方老人毫无还手之力,于是西方列强第一次以年轻的姿态站在了这个东方老人的面前。

这些西方列强有很多优雅的名字: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先是圆明园,接着,这些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他们风餐露宿不辞辛劳,手下来到敦煌敦煌赶来。他们愿意变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是为了传播主的福音吗?不他们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

有这样一个数据,关于敦煌莫高窟的数据: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在莫高窟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怕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国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了5大箱、600多卷经卷……

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

这批珍贵的文物没有走向中国某一个博物馆或者收藏家手里,因为中国人对这些东西见怪不怪。好吧,那就运到伦敦,运到巴黎,运到彼得堡,运到东京。

不止是我在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比我恨得还狠。他们不愿意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文献的胶卷可以从外国买来,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

这个饱受老拳的东方老人,终于走不动了,他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女在这片土地上被欺凌被掠夺,被奴役却束手无策,这个东方老人眼含泪水走完的自己的路程。

时光仍然,沧海桑田。

历史证明了一点,中华民族是打不倒的。

含恨和屈辱陪伴了这个民族100多年,这100多年中,中华民族被侵略被殖民,在炮火中终于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这个古老的民族用100多年的时间涅槃重生,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这个伟大民族重新涅槃重生的时候,他咬着牙站在别人家的的展览柜里,看着本属于自己的东西,那些一些曾经被抢走的瓷器、字画、文化。

这个伟大的民族始终没有忘记一句誓言:总有一天,拿回这些属于自己的的东西。

相关文章

  • 从瓷器浅谈到中国文化

    公元960年前,具体那一年恐怕史学家也想知道,历史在这里本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中国历史偏偏在这一刻变得悄无声息...

  • 当代瓷器成为新收藏热点

    瓷器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都称为“CHINA”,足见中国与瓷器的渊源,以及中国瓷器在世界...

  • 瓷胎画珐琅,一件留千传。

    瓷器自古便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历朝历代对于瓷器也推陈出新,清代当中除了粉彩之外,还有一种极其特殊的瓷器,那就是珐琅彩...

  • 出身高贵的瓷胎画珐琅

    瓷器自古便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历朝历代对于瓷器也推陈出新,清代当中除了粉彩之外,还有一种极其特殊的瓷器,那就是珐琅彩...

  • 在湖南醴陵做手绘

    瓷器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都称为"CHINA",可见中国瓷器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

  • 中国瓷器有了“深圳标准”

    中国制瓷技艺和品质为什么不如国外?中国当代瓷器为什么被人轻视?国内为什么没有世界顶级瓷器品牌?作为中国文化的名片之...

  • 聊聊日本瓷器 ~ 器满文创

    聊日本瓷器,就必须从日本文化聊起,说到日本文化,很多人一定都知道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渊源比如仿汉字之型创造...

  • 旷绝一世独称珍——哥窑纸槌瓶

    辉煌华夏,千年窑火,淬炼出瓷器独一无二的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瓷文化光彩而夺目。中华瓷器,自成一体,脉络清晰地...

  • 从http谈到https

    一、明文传输的http协议 http协议中数据是通过明文传输的,只要能够抓到一个http的网络请求包,便可以看到里...

  • 精品推荐:黄地云龙纹尊

    从1997年开始,随着清三代瓷器逐渐占据瓷器拍卖市场的主流地位,雍正瓷器就携手康熙、乾隆瓷器在纽约、伦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瓷器浅谈到中国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lb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