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客厅坐,忽举头看表,发觉今日时间无多,如此简写一段便好。
曾几何时,模糊记忆中偶听一人讲过有关书之何为好书一论。大意为,世人评价好书往往以自己读明白与否为标准,与其书客观上是否真是好书实则无关。有多少书是真的好、多少是自觉读得懂的“好书”。而另有一种书,便是自己读不懂但知道是好书的好书,如我正在读的汉德克的《痛苦的中国人》。同时,它的魔力是即便懵懂的我依然不会弃读,倒要看看他想说什么。尽管诺奖的文学权威不是最高,但诺奖评委应该不是傻子。读书多年,自然偶遇过零星自以为是的读者,初读几页发现与自己的预想不符便不再读下去并“定论”是无聊的书,甚是不妥当。此类事宜繁多,不胜枚举。只是这个问题值得爱书之人好好思考,拿来一本书要如何对待、评价它,它的好与坏是否要过多的和自身主观相连,以及自己从中的收获的程度,值得细细琢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