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圣贤书友会简友广场
《孟子》(三)公孙丑上篇2——不动心③:历史背景、核心知识点、应

《孟子》(三)公孙丑上篇2——不动心③:历史背景、核心知识点、应

作者: 知非非非 | 来源:发表于2022-12-21 16:06 被阅读0次

    历史背景

    四十不动心

    孟子的“四十不动心”,与孔子的“四十而不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惑”是指,有坚定的意志,不被自身欲望和外物所迷惑。而孟子的“不动心”是指,遇到不平之事时,内心能平静对待。这个理念奠定了王阳明心学的源头。王阳明在第一次科举考试落榜时说,“我不以落榜为耻,我以落榜而动心为耻。”

    勇者不惧

    孟子的“不动心”里有“勇”的成分:如果有足够大的勇气,面对名誉地位,是可以做到不动心的。这与孔子“勇者不惧”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孔子与弟子们曾被军队围困七天,一度绝粮。这期间,有的弟子因为饥饿而无力、焦躁;孔子却依然能讲学、唱歌。

    成就勇士的不是困境本身,而是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


    核心知识点

    虽千万人吾往矣,是要去往哪里?

    这句话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即便现实艰阻,也要一往无前。但这只是半句话,完整地说,应该是: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关于“缩”字,《礼记•檀弓》曰:“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孔颖达《正义》云:“缩,直也。”也就是说,古语中“缩”与“衡”相对,衡就是“横”,缩就是“直”。《礼记》里那句话的意思是:古代的帽子缝是直的,现在的帽子缝是横的。

    在孟子这句话里,“缩”可以引申理解为“理直”。也就是说:只要我理直气壮,即便千万人反对,也要勇往直前。

    所以这句话的重点其实不在于“吾往矣”,而在于“自反而缩”。扪心自问后仍坚定地想要去的方向,才是正确的,才值得你逆千万人往之。


    应用延伸

    勇气要怎么培养?

    孟子给出了三种途径:

    一是养“习”,这是北宫黝的方法。刺皮肤、戳眼睛、受欺负了就报复回去,这都是培养本能反应的行为训练。练得多了,成为肌肉记忆了,人自然而然就会有勇敢的表现。

    二是养“气”,这是孟施舍的方法。表面上看,这个方法跟北宫黝的方法差不多,就是无论对手强弱,都不惧怕。但孟施舍的不争一招一式的输赢,而更看重形成“无畏”的气概,属于精神训练。

    三是明“志”,这是曾子的方法。曾子引用孔子的说法,认为真正的勇气建立在正义之上。经过理性思考,确认真理和正义在自己这一边,人才会有真正的“大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三)公孙丑上篇2——不动心③:历史背景、核心知识点、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nd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