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
对人性本质的讨论,是孟子所处时期的一大热门话题。孟子提出的性善论,并非指每个人生下来就是仁人,而是强调人天生有向善的倾向。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是因为人的本性中有“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有通过适当地发展此“四端”,人才能成为“人”,并由内而外地进一步发展出仁、义、礼、智的品德。
而同一时期的告子认为,人性本身无善无不善,道德是从外面人为地加上的东西,而非人能自然流露出来的品质。
核心知识点
孟子最核心的思想之一:仁义礼智
仁义礼智合称“四端”,是孟子最核心的思想之一,因为人拥有四端,是孟子很多思想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证明了人有四端,才能够进而论证孟子“性善论”的思想,而人性善对于孟子的思想体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没有人性善,就没有推行仁政的前提,推行仁政是孟子毕生追求的事业。如果人性是恶的,就会偏向法家的思想,要用严刑峻法来约束人民。
所以,仁义礼智,本心四端,是孟子思想的根基,孟子的很多观点,都可以归结到这上面来,而且“四端论”成为后世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基础。
应用延伸
怎样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每个人都生活在与他人的关系中,面临着各种人际关系,比如朋友关系、家庭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自己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呢?
孟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人要有“本心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有这四种心然后仁义礼智这“四端”就会发萌,如果能不断将它扩充,那么和整个群体中的人都能其乐融融,相反的话,连和父母的关系都处不好。
现实中的确如此,有的人为了群体的利益牺牲小我,获得了所有人的尊重,而有的人为了一己的利益忘仁忘义,最后剩下孤家寡人。所以,懂得“本心四端”,可以说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