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糖

作者: 攸然空间 | 来源:发表于2024-01-16 11:25 被阅读0次

关东糖(也称为灶糖)是古老的传统甜食,也是祭灶神的祭品,俗话有“二十三糖瓜粘”的说法。这种糖主要产地在关东一带,也就是东北三省,所以被称为关东糖。一年中只有在腊月二十三前后,才有小贩或者挑货郎挑担沿街叫卖。

这种糖是用麦芽、黄米、玉米为原料熬制的而成,颜色呈乳白色。长度大概在二寸长、一指粗、条状的糖叫关东糖,如果做成瓜状的糖就叫糖瓜,二者只是形状不同而已。小贩挑担卖,都是一头是圆的糖瓜,一头是条状的关东糖,然后在胡同里叫卖。

人们听到叫卖声,就会纷纷出来购买,这可是年前必购物品之一。传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汇报工作,说一说这家一年的表现,因此腊月二十三这天一大早要祭拜灶王爷,把糖在灶口热烘,趁其熔化时在灶王爷画像嘴边抹几下,就算封住口了,既是上供,也有用糖的黏性封灶王口的意思。俗语言道:

腊月廿三糖瓜粘,让王爷龛送上天。

糖瓜粘住灶王嘴,有口难开保平安。

祭完灶王爷,关东糖就成了孩子们最爱的食品,它的甜度比一般水果糖低,又脆又黏,还有一股特殊的香味。以前物质还不是很丰富,能给孩子们的零食更有限,因此在祭拜要灶王爷后,让孩子们也能够解解馋。

下面说一说来关东糖的制作方法,首先是选料,首选的是麦芽、黄米,把麦芽、黄米等放在水缸里,清水淘洗数遍,将其中的米糠、杂质全部洗净。

然后是熬制,把麦芽、黄米放在大铁锅中熬制。这道工序的关键是掌握火候,没经验的不是熬不出糖,就是不好吃。熬出的糖膏温度高达一百六十摄氏度,锅里没小白气泡了,这证明糖里没水分了,用棍子一挑,能拉一尺多长的丝。

接着就该揉糖了,等糖能拉丝,这时就要赶快撤火,立刻把糖膏舀出来,放案板上冷却,到八十摄氏度左右时,把它揉成糖膏。需要注意的是揉糖膏不仅是力气活儿,也是技术活儿,必须要掌握好温度,温度高了,烫手没法儿揉,温度低了,糖膏会变硬揉不动,要手疾眼快,争时间,抢速度,一气呵成。

再接着就是“拔糖”了。两个人对头站,各抻一个糖头,将糖膏抻到一定长度,一方将糖头往上一合,扔给另一人,然后两人又开始抻拉,如此反复。糖膏由于进了空气,会越抻越白、越抻越细,最后要抻拔出蜂窝状,放到案板上加香料,压成一样大小的块儿,

最后是冷却定型,把压好的糖块按市场需求加工成不同形状的关东糖。

真是:

灶王封口不谗言,玉帝听报心喜欢。

孩童喜吃关东糖,老少齐乐迎新年。

相关文章

  • 竹枝词 小年

    竹枝词 小年 小年一到祭灶忙, 清晨上供关东糖。 烧香磕头草料码, 只为下界降吉祥。

  • 二十三吃糖瓜—有资本长肥,就吃过瘾!

    1, 某小孩,非要我去买关东糖,糖瓜。编瞎话说,“小年不吃糖瓜,来年变成傻瓜”。我是不愿意买的,因为很多不好,对牙...

  • 2020.1.17 小年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以前人们过小年时,会买糖瓜,关东糖等供奉祭灶,希望灶王爷吃完糖嘴甜些,能够“上天言好事,...

  • 小年新祈

    小年到,祭灶神,贴春联,备年货,扫扫尘,盼好年。又到了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时候,人们纷纷在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

  • 今年,你抢到票了吗?

    吃糖瓜 古语说“二十三,糖瓜粘”。糖瓜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将其抽成长条形则称为“关东糖”,抽成扁圆形称为“糖瓜...

  • 今天过小年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人们会在灶王像前供放贡品 还会把融化的关东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 据说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说坏...

  • 中国小年

    中国农历小年,是农腊月二十三。 中国南北方小习俗祭灶时,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

  • 送信的腊八粥--唐鲁孙

    北平人有句谚语是“送信的腊八粥,要命的关东糖。”意思是说吃了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就该准备过年还赊清欠了,吃了...

  • 麦芽糖

    “丁丁糖即是麦芽糖,也就是北京人祭灶用的关东糖,不过做成一个直径一尺多,厚一寸许的大糖饼,放在四方木盘上。有人掏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东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sk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