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无解的事情很多,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解开才能往前走,带着疑惑和创伤也能踽踽独行。
有些解不开的结就不解了吧,带着伤也能活着。
以前大部份时间我都以孩子为中心,接送、陪伴,看着他长大,这些就是我生活的全部,一天里,做做家务、看看书,看看剧,时间也很快过去了,没有太多时间让我感到孤独。
现在不要再带孩子,一个人生活后,全部的时间都只属于自己,定下每天的时间规划把自己安排好,还是有闲下来的时刻,这种时候也会想着如果有一个人能在身边说说话该有多好。
但是我需要他人也只在我所有事情全都做完了,真的无事可干的时候,我才会想要人陪伴,其它时间我都有自己的事做,也就不会想被任何人打扰。也就是说,我需要的这个人只能在我无事可干的时候出现。可有哪个人是出现的那么刚好呢?况且,他也有他的时钟,或许我刚好需要的时候,他不希望被打扰啊。我们的需求不一定是同步的。各自忙碌的时候,我们也并不需要彼此。
这样想一想,我需要的并不是人类,而是一个定制的人,只在我需要陪伴的时候出现,其他时间处于休眠中。这样的定制人,或许未来才会出现吧。
孤单寂寞的时候,那种感觉非常强烈,但是无法立刻实现被满足。当自己转移注意力,投入到思考中或是放空中,那种强烈的需要在不知不觉间就淡化消失了。这时候就非常庆幸大脑这样的属性,它出现的想法不持久,来来去去变化很快。
有想法但是没付诸行动,也不适合所有情况。比如想要改变一个旧习惯,是要付出实际行动的,如果只停留在头脑中的想法,或是想法(欲望)很快就溜走了,那就没办法得到想要的结果了。
所以当一种感觉或想法出现的时候,决定我们行动的动力到底是什么呢?就是能否负起责任,承担后果。
比如,当你为了在孤独时有人陪伴,你去找一个朋友,而无法在其他时间联络感情,或者在对方需要陪伴的时候,你没有时间,就会出现冲突或矛盾。而你的本意只是想要陪件,并不想处理感情上的纠葛,占用自己的私人时间,所以,你想到自己并不想要那种结果,就会容忍此刻的孤独,自己通过其他方式分散注意力。
而如果你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或者必须要完成该做的事,如果你没有付出行动,那后果或许就是你到人生最后关头,会带着遗憾,后悔自己当初虚度了很多时光,那个才是最无力回天的,你只能带着深深的悔恨而走。
所以,当想清楚了后果,我们是否能为结果负责,才是决定我们头脑里的想法是过眼云烟还是让它成为现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