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和梦想太遥远,我越来越喜欢能真正抓在手里的东西。
01
这已经是一个物欲被强烈倡导的年代了。但我们对物质生活本身的歧视,远比大家想得更深。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人们到现在还喜欢塑造那种城市生活中“迷失在物欲里”的女孩,然后集体性地讨厌她们,并且为她们叹息。
在大城市,出身一般,渴望过上好生活,拼命奋斗,抓住欲望——不管是中国的《欢乐颂》,还是日本的《东京女子图鉴》,你都能看到这样的角色。
很难想象,直到现在,东方社会一旦谈到“物欲”这件事,居然还跟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一样,遮遮掩掩,根本无法用一种健康的心态面对。(新世相)
前几天在新世相看到的话题,不知道戳中了多少人的心,或许终有一天,我们可以大大方方的谈物欲,为城市生活里的物欲正名。
02
城市生活最大的价值,是它将物欲和内心情感交织在一起,互相支撑,而不会因为一样东西的崩溃而彻底失败:
1.就是钱吧,总是觉得钱越多越有安全感,可以吃美食来满足自己,可以很喜欢的人说:面包我自己有,你给我爱情就好。物质带来底气,底气也是安全感。
2.有些东西,比如爱和梦想,是珍贵而不容易得到的。但在城市里你总有更多选择,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里,过有追求、有质感的生活,并保护你的爱和梦想。
3.最近迷上了购物,等待快递的过程让我真实的感受到这座城市还有个电话等我去接…
4.现实生活里能感到温暖的事情太少。
5.大概在大城市摸爬滚打久了,没有太多时间思考精神上的需求,能填补生活的就是努力工作,买自己想要的东西,现在最能给我安全感的东西大概就是银行卡里的余额,包里的家钥匙,车里的手机充电器。评论里的大家,想拥抱一下,尽管我们没什么精神高度,我们也只是自己小小世界里的英雄,但是,咱们辛苦啦~明天也得继续努力啊!
6.曾经支撑我在这个城市的是他也在。可是他离开了,而我还在这里,却觉得漂泊。
7.“所有那些城市,你就是无法看见尽头。尽头?拜托!拜托你给我看它的尽头在哪?当时,站在舷梯向外看还好。我那时穿着大衣,感觉也很棒,觉得自己前途无量,然后我就要下船去。放心!完全没问题!可是,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见的那些。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惟独没有尽头。根本就没有尽头。我看不见的是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
8.毕竟我们可依靠的太少,要对抗的却太多。
9.话题又一次和我的生活状态重叠了…急于抓住的都只是浮于表面的泡沫,沉下去的才是你内心所趋。
10.有时真感觉自己的钱花的不明不白莫名其妙乱七八糟的,可是,我无法回避它填补的某一部分的空虚。
11.物欲只是精神的具体化。
12.爱情和梦想不是公平的,但物质总是公平的,至少你付出了就会得到等价值的回报,明码标价的物质也会让自己品尝到相应重量的努力。
13.我有工作,有居住相对舒适的租房,偶尔买些花和书,经常买衣服鞋子,我觉得这样的状态挺好的,安全,至于感情,回报率实在太低,真心这种东西已经很难遇到了。
14.是的,我爱钱,并将一直热忱的爱下去。
15.生活:晚上过了9点之后的公交车,11点的地铁,通宵的公交和的士,10点之后的食物和路灯。
16.想住很高很高的楼,只是想浮上水面透个气。
17.城市里的爱情越来越稀薄,因为爱情不像银行卡里的数额来得那么有规律那么有把握,所以我们会说我们依然相信爱情,其实是因为爱情不易得到,我们总是喜欢对不易得到的东西寄予厚望。
18.“物欲才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奋斗动力,只是为了爱情和梦想而留在一座城市里,总会觉得动荡”。那是因为物质追求远比追求爱情追求梦想要容易的多,迅速、确定,比如说货币一个鲜明的物权法属性就是持有即所有,这就是一种稳定的能握在手里的安全感。
19.用我尚有,换我没有,其实已用尽所拥有。曾付出几多心跳,来换取一堆堆的发票;人值得,命中减少几秒,多买一只表。
20.正在纠结,我到底为什么这么爱买衣服,买衣服那一刻常常忘乎所以,拎回家发现到处都是衣服。自己也忘记从何时开始用购物来填补内心的焦躁和不安了。
03
物质生活能保护生活中的精神和爱。它防止生活被贫穷、无趣、狼狈而打败;防止你的梦想和爱需要面对可怕的考验。
大方谈钱,并不可耻。
顺手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