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坚持分享2210天。一天进步一点点,读书254(2023.9.25星期一)
区分“好的依恋关系”和“溺爱”的边界是:
1.你在评价他的行为时,他的行为 有没有现实依据。
2.你有没有过度替代的行为。
所以,要让一个孩子成长,他必须有很多现实行为,不能是你都替他做了却把功劳都算在他身上。这真的是毁他呢。你让他从小就有一种错误暗示。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所重点高中里的一个小孩,他在学校最好的班里,他爹是学校的主任,他拿着刀去学校当着其他同学面威胁一学生。如果没他爹这层关系,在高中不是义务教育的情况下,这个孩子还能待在这所学校吗?
他为啥敢有这个行为?他受到了很多错误暗示:没有人敢怎么我!老师去问处理意见时,副校长回应是“存在即合理”。
这一系列的环境背景给这个孩子造成的暗示是什么?这个孩子到底自卑不自卑?一定是特别自卑。这种错误暗示实际上是毁孩子的,但背后的人不觉得。
所以,如果你是老师,最好不要让孩子上你的学校或者在你的班里。因为太容易给他错误暗示了。他人对他的评价和他的行为之间的落差太大了。这会让孩子特自卑,特难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