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腊月廿三,是传统节日——小年。
小年意味着进入春节的准备阶段,家家户户春节购年货、贴春联、打扫卫生。
有最重要的一件事搁在以前是不能忘的——祭灶!

1.
小年也叫做祭灶节、灶王节。
顾名思义,节日主角是咱们的灶王爷。
过往,大家会用一种又黏又甜的麦芽糖,做成“灶糖”。
在祭祀时候,请灶王爷吃糖,冀望甜得发腻的灶糖,可以粘住他嘴巴,使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开不了口,一张嘴就是甜言蜜语。
古代人真会玩!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好主意。
听上去,好像古代的地方官,贿赂巡抚、刺史,望他们在皇帝面前为自己打Call。
民间的习俗有时候跟古代的官场如出一撤,反映了人禳灾、祈福的共同愿望。
我听长辈说,他们小时候拜祭完灶王爷,还要送神。
灶王爷在年廿三下班,上天庭休假(其实做汇报工作)。他们在案桌奉上猪牛、水果,烧金纸,虔诚地焚香,饯别灶王爷。
小孩照着大人的教导说:“灶王爷爷啊!灶王娘啊!爱吃果子爱吃糖,少说是非,多捎五谷杂粮。上天言好事,回家降吉祥!上天言好事,回家降吉祥...”

从人们争取送灶王爷“封口费”,我们可以知道他是人间的监察官,是百姓与玉帝之间的中介。
但是正如“每个成为老子的人都当过孙子”。
灶王爷在上古并不是大官,相反,他是从社会基层经过几百上千年“奋斗”上来的。
2.
根据民俗学者的考证,灶神的信仰与火的关系非常密切。
说形象点,是一种火神崇拜和图腾崇拜。
燧人氏钻木取火后,人就离不开火,摆脱饮血茹毛的野蛮阶段,从此采用更健康卫生的熟食。
生火是人类第一次学会转化能量。这个能量太伟大,太神奇了。不少民族都有对火崇拜习俗。
例如古波斯的圣人琐罗亚斯德认为:火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则认为:永生的火是万物本源,火以连续进行着性质的转化,一切转为火,火又转为一切,世界是一团火在不断转化的活火。

拜祭“灶”的最早记载源自《礼记·祭法》,上面提到
“庶士、庶人立一祀, 或立户, 或立灶。”
普通老百姓只能祭祀一个东西,要么拜门户,要么拜灶。
王、诸侯、士大夫是不会祭祀灶的,就是说灶神的地位是低下的, 百姓才祀灶, 贵族阶层都不把灶神放在眼内。
春秋时期卫灵公的大臣王孙贾,向孔子请教:我听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巴结灶神,这是什么道理?
孔子听了心里咯噔一下,恨不得骂娘: “谁说的?如果得罪了天,向什么神祈祷都没用的!”
孔子的思想放在今天依然发聋振聩,拜神拜神不如好好做人,难怪孔子是圣人。
3.
西汉时期,发生了一件神迹,使灶神信仰从此大范围的传播,流长至今。
西汉宣帝时,有位孝子叫阴子方,平时行善积德,好事没少做。
某年的腊八早晨,他起床做早餐。可能是大德大孝,感天动地,传说中的灶神显灵了!

阴子方看到灶王爷,立刻下跪感恩,还把家里的黄羊宰了来供奉拜祭。
至此之后,阴子方的人生就开了挂,做生意连连发财,成为远近驰名的大富豪。
《后汉书》所记载的神迹故事,吸引很多人。
窃以为故事成为爆款,不是因为灶王爷现身,而是主角阴子方是锦鲤少年,戳中很多人的痛点。大家趋之若鹜,之后祭灶就变成新年前的准备工作。
4.
灶王爷终于从籍籍无名,成为神灵里的大V。在道教兴起后,他被吸纳到道教神仙谱系之中。
葛洪在 《抱朴子·内篇》写道: “天地有司过之神, 随人所犯轻重, 以夺其算 ……又月晦之夜, 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 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 三日也。 ”

这段话说,农历每月最后一天的夜晚,灶神会上天禀告人的罪状。
夺人纪算。纪, 三百日。算者, 三日。
这很要命!灶王爷在东晋后多了一个黑科技,向天庭打小报告,削减坏蛋的寿命。
之前灶王爷只有赐福,现在多了惩恶的作用。
胡萝卜有了!大棒也有了!
5.
在唐代后,灶王爷正式有了“司命”的官衔,司命即掌管人的生命的神,是道教的一种官职。
也就是说,灶王爷在道教天庭有一席之位,被称为 “东厨司命”,位列仙班!
祭灶在唐代之后,已经极为普遍, 灶王爷也成为所广泛接受的文化符号。
唐宋以来,道教出现了不少有关灶王爷的经籍,包括但不限于:
《灶君真经》 、《灶母真经》 、《灶王经忏》 、《三品灶王经》 ...

经义大概是教人谨守孝顺父母,敬畏天地,遵守妇道,戒杀好生,忏悔灭罪...
对当时的人来说,还是有非常之大的劝善作用,是主旋律的作品。
因为内容涉及到宗教,就不贴出来了,有兴趣的自己搜索看看。
在整个古代中国历史,灶神有各不相同的名称。例如“”
种火之母、东厨司命大神君、司命菩萨、养生活命灶君大王、九天司命申奏权衡玉虚外相太乙清元火德应衡焰慧天尊...
80 多种, 情况在其他神灵是未曾出现过的,说明灶王爷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
结语
如今,我们做饭已经不使用灶了,祭灶的习俗也逐渐消失,成为朦胧的记忆。
圣人以神设道,而天下服矣。
灶王爷在历史上曾经发挥了神道设教的作用,教化着民间的百姓。
灶王爷离我们远去,但他所代表行善积阴鸷,却烙印在国人心里。
重积德则无克,祝大家小年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