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选择的出生有多重要
文/东丽
前几天看到咪蒙在公众号上哭诉自己儿子失学的事,这些天我整个人都不好了,感觉自己陷入了一种深深的焦虑之中。
事情是这样的,咪蒙把公司从深圳搬到北京,她老公随去了,她儿子自然也要转学过去。因为没有北京户口,只能去私立学校。她觉得私立学校不就是钱的问题,钱她努力赚就是。接下来的事情画风转变的太快,让这个五个月就能写出两百万粉丝的犀利女强人懵逼了。因为她相中的那家私立学校,两个学位一百多个同学去考试,这个竞争力度已经和公务员考试一样了。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的考题,外教面试全程英文,谈梦想谈工程师,都用到了数学和科学领域的专业术语!!!。然而她儿子考上了,但中间出了点插曲,最后他们又去考了另一个学校。
你一定要问人家儿子没学上我焦虑什么,而且最后不也有学上了么?
因为她儿子才小学二年级!二年级啊!!!能用英语正常交流不够,要看英文电影无字幕,要偏冷的专业术语词汇量!!!七岁就知道康定斯基,太阳黑子宇宙黑洞什么的!阅读的是英文书,百科全书什么的!!!
我当然很焦虑。因为我连一个小学都考不上啊!我上的师范学院,按理说大学毕业我应该去当老师啊!可我知识量被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完全碾压,毫无还手之力。
这种焦虑已经不是我既穷又丑,这个层次的悲观感,而是这个世界突然让我无比恐慌。未来的世界是属于知识文化科技智慧的,而我是个文盲。这太可怕了,我失眠、没有存在感。感觉自己一辈子也就这样了,不会对社会和他人有任何贡献,简直活着浪费空气和粮食,我应该立马去跳海。
我这么没有文化,哪敢结婚生孩子,去祸害别人。自己没知识没文化怎么教育下一代?
在网上看过一个关于“没文化焦虑症”的文。一个对夫妻想要孩子了,他算了一下他的收入,觉得养孩子不是问题。就算他失去了工作去开摩的一样能养活孩子,他连杭州摩的市场都调查过了。但是他觉得自己没文化,“我打算要小孩,可是我还没文化”成了他的噩梦。
他害怕自己是一个没有文化不爱读书的父亲,却要在孩子上学后要求孩子好好读书。他不想让孩子看着自己的父母每天津津有味的看综艺节目、拿着手机刷笑话、买商场打折庸俗的童装,过着庸俗的生活却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学习。他觉得这样具有负罪感。他希望老婆能去报一个英语学习班,他在培养自己看书阅读的习惯。他希望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学习环境。他知道父母的言传身教很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其实他所谓的“没文化焦虑症”在临床上叫做“知识焦虑症”。
“知识焦虑症: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量呈几何数增长,人类的思维能力远没达到对其接受自如的阶段。求知欲使人类渴望把更多非我的东西转变成自我的东西,这符合人类进步的需要,但现代社会非我的知识无限浩大。未知的知识就像黑暗对于孩子,对未知的恐惧感使现代人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甚至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拥挤。就像个无形杀手,时时侵蚀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
所以真的不止是我一个人得了这种知识焦虑症。自古以来,求知欲是使人进步的,有求知的欲望是很好的事情。但每个人在求知的路上都或多或少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比如知识浩大的无限性,和自身学习、接受能力的有限性,比如不可选择的出生决定了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手段。
我七岁的时候上小学一年级,入学的时候我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我家里除了课本之外没有任何课外书可看,所以我在放牛的时候只能对着牛背诵课本上的诗。那时候觉得自己很厉害,现在想来我家的老黄牛一定觉得我是个神经病。
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了自己的第一本课外书,《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在赶集日的地摊上买的,因为镇子上根本没有报刊亭书店这类东西。是的,我初中看的是小学生作文选(难怪我现在写这么烂),但人家小学生已经写的比我好太多太多。
当城里的小孩有全英文幼儿园可以上的时候,我们村到现在还有不起幼儿园,孩子要七岁才能上一年级。升入初中才有接受英语教学的机会。可能上高中大学以后才有机会接触大量的课外书籍。
一个七岁不会写自己名字的孩子,和一个七岁已经能看无字幕英文电影博览全书的孩子,就算将来靠着同样的高考分数考到相同的学校。后者的知识量见识阅历都可以全面碾压前者。
我英文烂的不行,是因为我上初中才开始学英语,而不是我初中开始学英文十几年过去了我却没有把水平提升到别人小学二年级的水平。我文章写的烂是因为我大学之前都没有阅读资源,而不是因为我大学去图书馆少学习专业知识少。我没有做程序员是因为我高中毕业还不知道电脑的正常开关程序。
我终于为我的不成器,找到了罪魁祸首——不可选择的出生。
说到这里,我像是在用自己穷苦的出生博同情。我所有的不幸都是因为,我的童年充满了猪屎和牛粪的味道而不是书香气。
然而会有人同情我吗?我觉得并没有,但是会有人在嘲笑我,在求我童年的阴影面积,得多大的阴影面积才会导致如此愤世嫉俗。
事实我并没有阴影,因为那时候我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我只是有时候喜欢放牛多一点,有时候喜欢上学多一点。爸妈总说,我不好好读书就一辈子放牛,这样的鬼话当时也能唬住我。现在远离家乡,梦里天天都是故乡山水。每到夏天的时候,我就特别想回山里去放牛。躺在荒地的松树下看着蓝得纯澈的天,听山谷里的泉水声有孩子在嬉戏,不远处三五头黄牛不慌不燥的吃草,如果遇到暴雨的突袭,我就慌慌张张的把牛撵回家。
所以我能有什么阴影呢,我感恩我的亲人也热爱我的故乡。我想说的只是,在不可选择的出生面前,我们首先得承认自己的弱势,并且不卑不亢。因为没有见过的东西不懂就是不懂不会就是不会,装是装不出来的。
一个真实的故事。80年代,一个村里人去找一个城里人办事,请人帮忙总不能空着手。于是他买了当时他知道的最贵的烟,五毛钱一包。结果他的介绍人说,这个烟,你搁我这就算了,去他那里你最少得买五块钱的香烟。
五块钱啊!不是他没有五块钱,而是他就没有见过五块钱的烟。他见过最贵的就是五毛的,村里有几个人抽得起五毛钱一包的烟啊!
我始终觉得,山里人和城里人最大的差距,不是物资上的匮乏,而是知识上的匮乏。因为获取知识的渠道单一,决定了这种差距。城里人的孩子在获取知识的道路上总是有更多一些的方法更多元化一些。
这种出生就被定下的东西是没有选择的,没有人愿意生在贫困山村,没有人愿意投胎到一个怀孕七个月失去丈夫的女人肚子里。每个人都是无辜的,自己招谁惹谁了,被赋予生命就注定落后于人。人生起跑线已经从高考中考小学幼儿园一路提前都投胎上去了。大家都想和王思聪做兄妹,可是思聪就喜欢,你看不惯我还投不到好胎的样子。
不可选择的出生有多重要?非常重要。但是你无能为力。无能为力的事情就要学着接受。学着与自己的无能和解,和平共处才是善举。
我很庆幸自己生在一个包容的时代。这个时代成就强者也收容弱者,这个时代教城里人会玩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时代尊重学者也关怀文盲,这个时代博才多学和愚昧无知共存,这个时代残忍冷漠现实浮夸也温柔热情务实诚恳。
这个时代生活艰难,这个时代生出来活下去也没想的那么难。这么包容的时代,依旧没有人甘愿做弱者。既然在投胎这个起跑线就输给了那么多人,不拼命追一把,只会越来越远。
就算七岁才有受教育的机会,才开始接触知识信息,可是学了二十年依旧不如八岁的孩子,说明我所有的努力只是感动了自己。
我现在是各方面都独立的成年人,我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所有事情。如果我再为我的懒惰不够努力找不可选择的烂借口开脱,知识焦虑症会越来越严重的吧。
“有两件事情我最憎恶:没有信仰的博才多学和充满信仰的愚昧无知。”——爱默生
人,还是要学着悦纳自己无能为力改变的事情,充满信仰也热爱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看清自己,控制欲望,又拼尽全力的去努力。
写到这里,突然有点惭愧和难过,因为自己过往的二十年真的没有拼尽全力的去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