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三年游

作者: 显扬君 | 来源:发表于2018-04-02 12:30 被阅读27次

春天像个小姑娘,总是轻言软语,总是哭哭啼啼。我撑着伞,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虽然路程不远,但是感觉走了很久,走着走着天就黑了,这个周末似乎过得很长,但一转眼明天又要上班了。

黑暗潜伏于夜色,伺机而出,淋湿的鸟儿仰望天空,待时而动。黄晕的路灯,忽明忽暗,没有昨夜民大校园的那种温和质朴。回想昨夜,细雨霏霏,迎面吹来的风夹杂着南湖特有的气息,石凳上有顶伞观湖的情侣,在昏暗的灯光下时隐时现。路旁的松柏杨柳随风摇摆,叶如蝶舞,时起时落。叶的飘落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脱落酸给出了一个扫兴的答案,扫兴的理科生或许生来给人一种善解考题不善解风情的印象。阔别重逢后的小聚,理科生们游荡在大学校园,解开的或许不是风情,而是回忆。回忆是桥,却是通往寂寞的牢。如果说学校是一座座的牢笼,那么至少大学让我们获得了身体上的自由。转眼间,大学毕业竟已三年,一切恍如隔世,恍如昨日。我们甚至时不时地怀念起那些“服役”的快乐时光。

还记得当年初入大学校门的情形吗?车一路开到某处荒原野路,终于停下,看着并不气派的校门以及校门口对面鳞次栉比的商铺,心中一凉,暑气已经消了一半。走进校门有“盛大隆重”的欢迎标语:“想成才请走此道,怕吃苦莫入斯门。”心中苦笑,我莫不是上了个假大学?作为一个正经的农学院,一直也没有看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专家学者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唯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那一片橘园,每到秋风送爽,金桂飘香的时节,园子里的那一片黄灿灿的果实就让人“飞流直下三千尺”。虽说园子有人看守,但总有人能够通过某种途径将大堆大堆的橘子运回寝室。你能说这种事情不好吗?其实不然,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毕竟老师的那句“不好好读书,将来有你的好果子吃”终于可以兑现了嘛,毕竟读书人的事也不能说偷嘛。

就是在这样一个“无法无天”的“牢狱”里,你会体会到她难能可贵的自由,没有人像看守所里犯人一样的三点一线,没有人为了上网不得不偷偷翻院墙跑出去而被摔得半身不遂了。而你,可以红颜舞一曲,为之倾天下,一曲横笛催风晓,淡墨香砚洗昭华。

时光荏苒,白驹入画,此间的江水伴君回,此间的飞鸟尽还归,此间的少年已是沧桑模样,此间的故事将随江水东去。

樱花落尽,仿佛秋天已经末路,池中荷花却盛开了这夏。爱笑的你开始收拾行囊,把这离别的味道也一并打包。总想再带走些什么,想带走那带不走的一切,时间低声叹息。一朝别离,倚风入梦,便是四海为家。而毕业,也只在一眨眼之间。

三年前,这条路上栽满了樱花,而今再也看不到风催花落雨洗痕,暗香飘落月黄昏的景色了,抬头见晕月随云飘动,不禁神伤,低头浅吟道:

薄暮轻雾雨兼风,圆魄依天隐烟中;

举目望尽九霄外,宝鉴高挂广寒宫。

帘栊如画绣宫娥,鸾佩云楼落孤鸿;

清竹无心遮只影,轻歌一曲与谁同?

小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能考上清华北大,长大后能成为一名科学家、一名警察,长大后才发现科学家与警察都已不再重要,我们希望自己能够考上一所好大学,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能过上富足的生活。希望又会因内心的想法而变化,我们找到一份安逸的工作,久而久之便会觉得挑战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我们忙于挑战,风里来雨里去,便会觉得安逸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人总是满足不了自己,一个希望之后总会有无数个希望,一个欲望满足后又有下一个更高的欲望,正如《人民的名义》里说当官的一样,“这官当到多大才叫大啊?”,“一堵墙,一张床,一个冰箱……”还不够吗?或许也正是对这些希望和欲望的不懈追求才真正支撑了我们以饱满的热情继续着人生的不息。

生活不仅有诗与远方的田野,还有眼前的苟且,三年里一直按着世俗的套路出牌,工作,女友,房子,车子,票子……踽踽前行中生活的压力内化为生存的能力,路上的风雨泥泞让人跌倒又爬起,爬起又跌倒。当风沙太大,吹湿了眼睛,不妨想想电影《活着》里的那句经典台词:“小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再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面对生活的苦,丧子失女的痛,福贵和家珍还是坚强地活了下来,而活着的理由正是对鸡长到牛后共产主义到来的希望。面对寒冷饥饿,温饱就是希望;面对死亡,活着就是希望。

雨渐渐停了,风渐渐熄了,家终于到了,不论读多少书,行多少路,走多远,跑多快,爬多高,我想或许只有家才是永远的港湾吧。

不似三年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似三年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gt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