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4日。动车。南宁东——桂林。一个人。
从小到大一直都很憧憬远方,或许是因为杂志上所描述的风景与美食,亦或许是期待着能邂逅一个像戴望舒《雨巷》中所描写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远方在我眼里一直神秘高贵如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包客在我心中是一种别样的英雄,许是在熟悉的小镇待太久,才会对未可知的远方如此向往。
上大学于我而言,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于是,当初只在日记本所记述的诗与远方,开始在脑海里疯狂地翻滚发酵,无法抑制。“买票吧,去桂林,即使并不远,即使旅途只有一个人。”我对自己说。青春正好无羁绊,自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途。
那时的自己,心情雀跃,觉得车窗外寂寥的田野也是明媚生动的,然而这样的心情在下车的那一刻溃散崩塌,车站人海如潮,旅客行色匆匆,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喜悦与淡然,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城市,站在拥挤的人流中,我只剩下无措与迷茫。直到看见小萍,虽然她只有155cm的身高,瘦瘦小小的,但我还是在人群中一眼看见她小跑着奔向我,可能是作为好友多年早已深入骨髓的熟悉与默契吧,不需要刻意寻找,便能一眼认出彼此。说实话,那一刻看到她我是惊讶的,毕竟在电话里她说她最近学业很忙,而我,本来也打算好了一个人完成这场旅行。
“怎么样,看到我是不是很惊讶?”她看向我的眼里带着促狭的笑意。我笑了笑,不置可否。“当初说好的要一起去旅行,我可没忘记,高考毕业后你去了南宁,而我来了桂林,这个当初你说一定会来的城市……”她还在滔滔不绝地说着,谈当初我们深夜在寝室规划要去的地方与要吃的美食,“走吧。”我打断她。虽然我表面上不说,但我的心从见到她的那一刻就安定了下来,刚开始的无措又转变成为对这次旅行的期待,生活总会有惊喜的,不是么?
在这之后的4天,我们看过漓江的风景,象鼻山的奇特,溶洞的奇妙,十里画廊的风光,日月双塔的秀美,西街的繁华……除却风景,回忆里更清晰的却是我们两个一起吃着烤串与冰淇淋,在市区广场的长椅肆无忌惮地大笑,在芒果帮的便利贴上写下对彼此的“嫌弃”,在宾馆的床上一起吐槽床铺的窄小,在西街一起乐此不疲地逛着各种别具特色的杂货铺,一起看走过的帅哥美女而后吐槽对方的花痴,一起徒步穿越烟尘滚滚的马路走到园博园,一起在细雨弥漫的日子逛校园……回忆太过饱满与深刻以至直到现在还历历在目,彼时的我才明白,旅行中的一切美丽,均在于能有一个人在你身边和你一起分享这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这世界广袤 有万千风与鸟
等待被涉足 而我 希望和你一起
未来,下一站。火车。北京。两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