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大家族,人才辈出,就像金庸和徐志摩、穆旦是表兄弟和堂兄弟;建安七子里,曹家父子就占了三个,曹操、曹丕、曹植都才华横溢;唐宋八大家里,苏家父子出了三个,苏洵、苏轼、苏澈都满腹经纶。
可有些人家几代都有精神病患者,父母是小偷的女儿也是小偷,就像《小偷家族》里,全家都是小偷。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似乎这都是基因决定的。
然而,真的是基因决定的吗?
活泼、高智商、抑郁等,几乎所有人都拥有获取这些心理特征的潜力,然而特征的最终发展程度和具体呈现形式则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几乎完全取决于后天养育。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最新研究证明,基因并非是心理特征在家族中世代相传的原因。现在几乎没有一位科学家认为会有对人类心理特征产生直接影响的基因密码。
也就是说,后天培养的模式才是让我们与父母或祖父母相似的真正原因。
奥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里告诉我们:你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极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你受到的养育方式。
养育方式对我们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有极大的影响,无论结果是好是坏,而我们父母养育我们的方式则受他们接受的养育方式影响,这种养育方式可以追溯到祖父母,甚至更早的先人那,而我们,也可能会将这种养育方式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
有些家族比其他家族更人才辈出的原因,并不是由于遗传的作用,而是因为家族的养育方式和行事作风。
奥利弗·詹姆斯,英国儿童心理医生,关系精神分析学家,英国国立家庭育儿协会和家庭计划慈善机构的懂事,被《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他通过考察、分析前沿研究成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一些相关案例,来向我们说明我们会成长为今天这样子,是受到父母言传、身教、关爱、虐待的影响。
一、言传
父母都在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的教育孩子什么是“正确”的。
在孩子的每个阶段,父母都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教导他们什么是正确的。教导他们吃喝拉撒的正确方式,如何和大人互动,如何和小朋友们相处……
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父母会对孩子的一些言行进行鼓励,比如孩子喜欢打篮球、乐于助人、爱护小动物等等。
而对一些言行进行制止,比如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对人不礼貌、顺走超市里的货品等等。
久而久之,孩子慢慢会知道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误的,他们为了获得父母的赞许和肯定,会对父母所鼓励的品质十分重视,会不断地进行重复,而停止父母所制止的行为。
孩子从超市偷回来一个玩具,你鼓励;把邻居的孩子胖揍了一顿,你点赞;故意弄坏公共健身器材,你不制止。在这种养育方式里的孩子,容易走上歧途,也相对会缺乏所谓的教养。
熊孩子背后往往都是有个熊家长,而有教养的孩子背后往往是有教养的父母。
奥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说到:孩子们性格的养成,不论积极还是消极的一面,都会受到父母教育的直接影响,包括良好的日常习惯、组织性思维方式、知足常乐的心态,以及那些不良的习惯和态度。
二、身教
你说孩子脾气暴躁,粗口连篇很头痛,可你自己却是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发脾气,开口闭口就问候人家的祖宗十八代,你还能让孩子如何处理自己的清晰,有礼貌呢?
你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的时候总惦记着用手机玩游戏、看动画片。可在孩子做作业时,你自己坐在一旁刷手机。你说孩子们不爱阅读,沉迷于手游,可你自己一年看不了一本书,整天刷手机。你让孩子如何去专注做作业,如何培养阅读习惯?
蔡康永说,他和父亲很少交流,也很难得和父亲单独相处。但请客人吃饭时,父亲总把螃蟹的最精华的部分递给客人。请人吃饭,要把最好的东西给客人,父亲从来没教过蔡康永,但蔡康永通过观察父亲的行为,就学会了这待客之道。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唯一的真理标准,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他的教科书。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父母的个人风格、性格特征及行为模式,并会有意或无意地去模仿父母的一些行为,重复他们说的一些话。
三、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是孩子通过代入父母的角色来体验他们的某些方面,孩子将父母的言行代入自身,并将其当作自身的一面。
身份认同产生的根源是爱意或者是恐惧。如果是出于对父母爱,孩子会通过模仿父母的来取悦他们。
杨威是体操世界冠军,他的儿子杨阳洋很小时就开始练习一些体操动作,甚至还“子承父业”。
我们也能见到这种现象,就是某某世家,像医学世家、教师世家、律师世家,就是说一家几代都有从事医生、教师、律师等行业。也有几家几代里,都有人酗酒、赌博、家暴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对身份认同的结果。
如果说,孩子对父母的身份认同是出于对糟糕处境的逃避,那么他们与施暴者的身份认同则是自我保护,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和施暴者进行身份认同,在一定成功上能够伤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苏珊·福沃德在她的《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里分享了一个案例。患者的父亲酗酒,在酗酒之后会对家人进行家暴。患者为了获得父亲的认同,得到父亲的肯定,逃避被父亲家暴,和父亲一起喝酒,一起酩酊大醉。
四、虐待
言传、身教、身份认同是孩子变得和父母相似的根源,而虐待是父母子女拥有相似之处的一大原因。
虐待包括精神虐待、身体虐待、性虐待。
童年遭受虐待的孩子,会产生严重的悲观情绪,看待世界多了一份消极的情绪,这种悲观的情绪对其一生都影响深远,在成年后,也很难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很难去信任别人。
因为孩子们对抗这些悲观情绪的方式,就是将这种情绪在与其他人的相处中进行重演,包括和家人、恋人、朋友、同事的相处中都如此。
大部分受虐待的孩子在成年后,会变成和父母一样的施虐者,并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其他人。
奥利弗·詹姆斯的一患者经常对怒怼租客,不管租客做什么,他都不满意,会对其大发脾气,对其咆哮。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现,他对待租客的方式,酷似他母亲对待他的方式。
一个没有被母亲温柔以待的孩子,在自己成为母亲后往往也无法温柔地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她们延用她们母亲对待她们的方式去养育孩子。
五、幼年时期的陪伴
我们人体含有一种皮质醇的激素。当我们遇到威胁,处于险境的时候,体内的皮质醇会秘密激活大脑中“战斗或逃跑”的体系。如果频繁地处于紧张的环境中,人或许就会永久陷入这种战斗或逃跑的模式:即使没有任何威胁,你的大脑也会随时准备好应付。
这通常会导致皮质醇水平极高,经年累月,不仅会导致寿命缩端,同时会让人变成滑稽的动物——在生活更方面都表现得焦虑、抑郁、暴躁易怒、易分心、火急火燎、即使很小的刺激也会反应过度。
当威胁不复存在时,皮质醇基线水平会重新回到基线水平。而人的皮质醇的基线水平是由幼年时期受到的照料决定的。
幼年时期受到无回应的照料,在15个月时,缺乏安全感;在18个月时缺乏安全感,怎可能会影响到成年后的生活。研究表明,儿童如果在两岁之前接受无回应式的照顾,在成年后,可能会经常感到力不从心或者迷茫恐慌,更严重的还可能会患有人格障碍。
幼年时期得到了父母充分照顾,父母能及时回应需求,则能获得安全感。武志红在多个场合、多本书里都表示,他童年时代,哪怕家里再穷再苦,母亲都留在家全心全意呵护他,在他整个童年时期给予他充分的回应照料,给他了安全感,健全的人格。
如果希望婴幼儿长大后,成为有安全感、心理健康的成年人,成为养育型父母,就要给他们持续的关爱照料。只有先满足孩子们对于父母依赖的需要,才能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品格。
不论在幼儿时期、童年中期或青少年期,如果孩子受到了体贴激励式的照料,那么他们成为父母后就更有可能会采取相同类型的方式。
我们总以为不管优秀还是顽劣,孩子是小天使还是小恶魔,一个家庭人才辈出或者是小偷一窝都是遗传,是基因决定的,而忽略了后天的养育方式的重要性。
《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详细论述了养育方式对我们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有着极大的影响,无论结果是好是坏,而且家庭的养育方式会世代复制。家,就是这么影响着我们的一生,也影响着我们的后代。
当我们为人父母,肩负着养育儿女的责任时,应要言传身教,做个好榜样,好的引导者。应竭尽所能地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灵魂,让孩子拥有快乐,有追求幸福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