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脸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为太仓,水谷气血之海。脾胃不好百病生,可见脾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体生命的盛衰。
小米是五谷中养生的佳品。中医认为,同是种子,数量越多则能量越大,滋补力就越强。故天生万物,独厚五谷,五谷中小米最佳。小米熬成的小米粥素有“代参汤”之美称。不仅有调养脾胃、滋阴补血的功能,还能助眠安神,对缓解压力、紧张很有效。
脾胃不好几大表现
1、脸色发黄
一个人的脸色暗淡发黄,可能是脾虚,主要表现为吃饭不香,饭后肚子发胀,有腹泻或便溏症状。
2、鼻头暗淡
用手摸摸鼻头会发现有一个小坑,以小坑为中心,周围就是反映脾脏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最明显的区域。如果鼻头发红是脾胃有热证,表现为特别能吃,但吃完容易饿、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腻等。
3、口唇无血色、干燥
《黄帝内经》中指出,“口唇者,脾之官也”。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嘴唇干燥、脱皮、无血色,就说明脾胃不好。
4、睡觉时流口水
《黄帝内经》中还指出“脾主涎”,这个“涎”是脾之水、脾之气的外在表现。一旦脾气虚弱,睡觉时会流口水。
5、便秘
正常情况下,人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才能成为各个脏器的津液,如果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继而造成功能性便秘。
6、睡眠不好
古语讲“胃不和,卧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质量也会降低,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
7、精神状态不佳
脾胃运化失常,容易导致健忘、心慌、反应迟钝等。
五谷当中小米的功效最强
《本草纲目》:“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小米味甘、咸、性凉;入肾、脾、胃经;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之功效;主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
小米古称为“粟”,属于粗粮的一种。小米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多,其中维生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含量也很高,其对身体具有非常多的保健功效。
1、小米最主要的功效——补脾胃
小米的功效,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所说——“治反胃热痢,补虚损,开肠胃”。实际上,无论是反胃、热痢、虚损都与脾胃功能欠佳有关,所以小米最主要的功效,就是补脾胃。
我们通常说甘味入脾,黄色入脾,从五色上来讲,小米是黄色的,从味觉上来讲,小米味甘而咸,因此中医说小米能“和胃温中”。北方妇女生小孩,坐月子,是不吃荤的,主要是吃小米粥,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2、五谷当中小米的补肾功效最强
说到小米补虚损的功效,不仅仅体现补脾胃上面,还体现在补肾功效上,所谓“人食五谷而化精”,就是说,五谷都具有养精气,补肾气的作用,但五谷当中,数小米的补肾功效最强。
明代名医李时珍就曾经说过:粟(小米)之味咸淡,气寒下渗,肾之谷也。就是说,小米性质偏寒,五味上是略带点咸味的,大家都知道,咸味入肾,所以小米还具有益肾气、补元气的功效,因此李时珍称它为肾之谷。
3、小米汤可以养心安神
除了之外,《本草纲目》还说,喝小米汤“可增强小肠功能,有养心安神之效”。因此小米还困扰作为镇静安眠的食疗保健品来食用,对于那些因胃肠不好导致的失眠,其疗效非安眠药可比。
很多中医生就常让患者用小米粥来代替安眠片。所以有的老人说了,早上一碗玉米粥——精神焕发,晚上一碗小米粥——呼呼大睡。
4、小米补气血的功效
小米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可使产妇虚寒体制得到调养。在陕北地区,有句俗语叫“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沟的炭”。陕北的米脂是出美女的地方,四大美人之一的“貂婵”就是米脂人,按理说西北地区少雨干旱,怎么可能出美女呢。原因是什么,就是与吃小米有关。
根据《米脂县志》的记载:米脂因米脂水得名。米脂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米脂水在县东南100步处,其地沃宜于种植小米,米脂人就是在小米的滋养中长大的。
小米粥油“可代参汤”
小米的吃法有三:一是熬粥,二是煮饭,三是磨成小米面蒸着吃。这三种吃法,各有各的滋味,但以煮粥吃最好,可以与各种粗粮搭配,做成不同风味的粥,有着很好的营养和药用功效。
小米熬粥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丰富、全面,具有有补肾气、益腰膝的功效,确实是上好的营养食品。尤其不可忽视的是小米粥中的米油,滋补力非常好,相当于人参、熟地等名贵的药材滋补功效。
清代赵学敏撰写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米油“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清代医学家王孟英在他的《随息居饮食谱》中则认为“米油可代参汤”,因为它和人参一样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获得优质的粥油,煮粥所用的锅必须刷干净,不能有油污。煮的时候最好用小火慢熬,而且不能添加任何佐料。此外,小米还可和豆类一起煮粥,将小米、紫米、玉米糙、红豆、绿豆、花生豆、红枣一起煮熟至黏稠状即可。
小米粥又称“黄金粥”
小米乳
原料:小米、白砂糖、全脂奶粉、蜂蜜
用法:直接饮用小米乳
功效:治疗反胃热疾、益丹田、补虚痨、开肠胃。
小米红糖粥
材料:小米45克,红糖适量。
制法:煮粥如常法,加糖适量。
功能:开肠胃,补虚损,益丹田,可用于气血亏损,体质虚弱,胃纳欠佳者进补,适于产妇乳少,产后虚损而引起的乏力倦怠,饮食不香,可作早餐食用。
桑葚莲子粥
原料:小米100克,红米100克,枸杞12颗,莲子10颗,桑椹10颗,煮粥食用。
功效:补肝肾,养心血。适用于精血亏虚引起的失眠,乏力,面色无华等。
百合莲子粥
原料:小米100克,百合6克,莲子10颗,芹菜1根,熬粥食用。
功效:清热除烦,宁心安神。适用于烦躁不寐,心烦意乱。
芹藕沙参粥
原料:小米100克,芹菜1根,藕4片,百合6克,南北沙参各4克。南北沙参熬水与其他食材一起熬粥。
功效:清热养阴,除烦解渴。适用于热邪伤肺,津液不足引起的口干口苦口渴,烦躁等。
糙米陈皮粥
原料:小米50克,糙米100克,陈皮5克,生姜3片
功效:健脾益气,理气化痰。适用于肺脾不足,痰湿壅盛引起的胸闷咳嗽等。
食用注意
小米忌与杏仁同食。易导致呕吐、腹泻。
小米和虾皮同食会致人恶心、呕吐。
醋中含有机酸,会破坏小米中的类胡萝卜素降低营养价值。
素体虚寒,小便清长者少食。
【尾记】 关于大脸君
大脸君,权威健康营养师,实用不啰嗦的养生资讯,10万达人的健康选择。官方微信公众号:ilovebigface,如果您有健康养生方面的疑问,欢迎公众号留言,大脸君会为您撰写文章解答疑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