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应该谈谈生与死

作者: 咿唔琅琅 | 来源:发表于2019-04-05 23:39 被阅读22次
    2017年清明节前

    前记

    2017年3月23日,那时,读到小学语文三年级教科书一文作《和时间赛跑》,作者是林清玄,那时,林清玄还活着。

    今天是清明节,时间一晃过了两年,林清玄在今年1月23日已死去。于是再次想到两年前写的这段话,当时是写在微信App上。

    一·

    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谈“死亡”。

    要在孩子多大 的时候,和他们一起讨论“死亡”这个很是深沉的话题呢?6岁,显然是太小了,刚入小学一年级;12岁,似乎有点大了;10岁,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大概是比较合适的时间了。

    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开文的第一句是“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

    在这个春天的时候,说死亡这样沉重的话题,似乎有点不合宜吧。很多人想到的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是,海子也正是在这样的时节,落实了一个诗人的死亡。

    和时间赛跑,是一句成功的秘语。林清玄是深谙其内在的玄机的,他后来的成功就是洞悟了这句“芝麻开门”语里得到的。

    然而,成功不是人人都能够得到的,而死亡,却是人人都要面对的和面临的。

    生的体验只有一次,而且是在无知中感受到的。而死亡也是只有一次体验,在不倡导自我选择死亡的情况下,我们从一生下来,就不得不面对着这种体验的来临。防不胜防,那无数种的死去方式,不是哪一种更适合自己,而是自己从来都无从与无权选择。

    尽管哲学家们可以很从容很深奥地谈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但从古到今的那么多哲学家在死去之后,都没有回来告诉后人,这三大问题的真正答案。留给后人的仍然是在苦苦寻觅着,我们只好相信上帝,相信灵魂,相信来世,相信天堂与地狱,相信马克思,相信传说……

    如果,我们都不相信了,那会是怎么样呢?

    有人给我们解释着,死亡的其实不是肉体,不是灵魂,而是时间,你会相信吗?

    如果我们能够超越时间的速度,那么我们就可以超越死亡,我们就可以“长生不老”,在历史时空中任意穿梭,这是一个梦,还是一个科学命题。在到处充满着“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做不到”的广告世界里,我们已经不说“幻想”两个字。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生的体验不知道,其实,死亡的体验也是不知道的。

    只是,兔死狐悲,我们对于死亡的痛苦与恐惧,悲伤与凄凉,更多是来自亲人离去时的感受,伤心欲绝,痛不欲生,是情感的寄托物的远离与消失,是生离死别时一厢情愿。

    这个世界的每一天每一时刻,都有人在死去,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也在我们知道的地方。只有那个人与我们有关系,我们才会有感觉,一个人的死亡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这样的感觉表现出来的可能是悲,也有可能是“欢天喜地”。

    清明时节应该谈谈生与死

    好好地活着,活着,有的时候,比任何的努力更有说服力。来自民间古语说“好死不如赖活”是一种很有韧性的生命力。但很多国人都知道的那句“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死,似乎让人活得无法轻松了,死得其所,恰到适时的死去,可能是一种智慧了。

    人生的很多阶段,都要重新上一节关于“死亡”的课,在10岁的时候,我们开始启蒙。

    二.

    儒家是重视时间的,孔子一生珍惜时间,连中午睡个午觉,他都觉得是不可饶恕的,就可想而知了。

    死亡的来临,在儒家看来,应该是在功成名就之时,才是可贺的。

    道家对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模糊,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千千万,时间与死亡对于道家来说,无或是有,都是可以相通的。

    佛家的时间是零,只有在生命结束之后,死亡开始时,才有了永恒,才有超越。

    三.

    国内教育对“死亡”的教育,没有作正面指导,或是说是缺失的。如果能够把“清明节”作为小学生的“死亡”教育,可能会比其他的“传统”意义要有“实际”作用。


    20190405咿唔琅琅

    清明时节应该谈谈生与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时节应该谈谈生与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ll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