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人物国风
谁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无赖?

谁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无赖?

作者: 山色归读 | 来源:发表于2018-08-19 00:58 被阅读665次

    作者:山色归读      侵权必究, 授权见文尾。

    汉高祖刘邦(未出道时叫刘季,用现在话说就是“刘三儿”)出身沛丰邑中阳里(今徐州丰县),从小就好逸恶劳,长大后也不喜欢下地劳动。他爹刘太公(刘老头)常常训斥他,数落他不如他二哥刘仲(刘二)会营生过日子。

    出生普通小农家庭,却整天游荡不肯干活,以踢球(蹴鞠)、斗鸡、喝酒为乐,有时候甚至还不起赊欠的酒菜钱就赖账,没有任何收入,基本上刘邦是个游手好闲、不事生产、有诸般嗜好、无一技之长、不文不武、既不要脸又不要命的无赖之徒。

    可能刘邦喜欢结交三教九流,交游甚广,再加之“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黑痣)”的二杆子长相,可镇住几个小百姓,后来混到一个泗水亭长的小吏(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乡村治保主任,依照秦制属县令委派的无编制的杂吏)。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也就是说刘邦吃喝嫖赌样样在行。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无赖,刘邦混到这个地步或更高一点也就罢了。但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无赖,而是一个胆大气高、变诈狡猾、见利忘义、不择手段、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无赖,最后才能混成“流氓天子”、“无赖皇帝”。

    最初,刘邦在家乡混不下去了,追逐战国末期任狭交游的社会风气,从楚国的丰县跑到魏国去投奔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不料信陵君已逝,就转投到娶了凤凰女继承信陵君衣钵的张耳门下碰碰运气。不久秦灭掉魏国,张耳也被通缉了,刘邦仅仅跟从了几个月后不得不扫兴地回到沛县。

    刘三觉得该娶老婆了,就盯上了沛县县令的好友当地富户吕公的女儿吕雉(雉就是野鸡,叫这名字大约是说吕雉和野鸡一样艳丽华美)。当时吕公初到沛县,很多人因要讨好县令而上门拜望吕公,以此拉关系套近乎。因人满为患要花费大量招待费,从县令那里借用来做招待司仪的主簿萧何就提出每个访客需交一千钱方可进入上堂。刘邦全不管这些,身无一文却一边对通报的人大声嚷嚷:“我出一万钱!”,一边昂然直入上堂,大摇大摆地坐上主位,旁若无人地饕餮大嚼。

    尽管在座的其他宾客都很厌恶、反感刘三的这种粗鄙无赖举止,他的未来丈人——相面高手吕公却对刘邦的天生异相和与众不同做派大为欣赏,酒后单约刘邦并主动提亲:“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也就是说:我有一女,愿意嫁给你做洒扫的妻妾。这么美的差使刘邦当然乐呵呵的应承下来。

    看来吕公比那些港台大相术师要靠谱得多,尽管当时刘邦岳母吕媪恼怒地数落老公的糊涂之举:“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她许配给贵人。沛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吕公一句“此非尔女子之所知也”把老婆噎得没话说。后来吕雉成了开国皇后,证明吕公这一宝完全押对了!

    娶了老婆,当了亭长,刘邦开始要做点正事了。他曾在押送役丁的途中看见过秦始皇出巡威风八面的场景,脱口而出:“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这证明他不是一个安分的无赖。

    当陈胜吴广、项梁项羽等人反秦起义如火如荼之际,极品无赖刘邦看到了自己创业的黄金档来了:一次押送一批役丁经过茫砀山时,他半夜趁着几分酒意释放了这批役丁,并用佩剑斩杀了一条挡道的大白蛇。

    一向喜大言、狡诈的刘邦立即唆使心腹随从编了一个老妇拦道哭诉赤帝的儿子(刘邦)斩杀了白帝的儿子(白蛇)的故事四处传播,一夜之间他就从无赖亭长变成了潜在的真龙天子,忽悠了包括逃卒在内的一大帮人死心塌地地替他卖命。

    鲁迅先生在《流氓与文学》谈到:“在中国,流氓要是得了时机,也是很厉害的”,这话仿佛就是刘邦的自画像。刘邦在笼络人心、结交狐朋狗党、知人用人上很有一套。

    不久他又搜罗了包括“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在内的一般文武干将,很快在秦末的纵横捭阖混战中脱颖而出当上汉王,这时他夺取天下唯一的劲敌就是西楚霸王项羽。于是刘邦和项羽两大集团之间爆发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直到今天象棋的棋盘上还有楚河汉界的标记。

    项羽虽然兵精粮足,勇冠三军,但是他与刘邦争夺的是天下最高权力。在这样的争斗中是没有任何权威、道德和规则来制约的,无论你依靠德行、欺骗、战争、残暴,还是其他什么办法,只要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你就赢得了规则的制定权和解释权,所以集邪恶、狡诈、不择手段于一身的刘邦在与项羽的对垒中游刃有余。

    公元前205年,项羽在彭城大战的一场战斗一举击溃刘邦大军,并俘获了刘邦父亲刘太公和老婆吕雉。项羽命人在两军阵前架起一口烧得滚烫的大锅,并让军士喊话让刘邦率众归降,否则就用此锅把刘老头烹煮成羹汤。

    这一招很是厉害,遗憾的是贵族出身的项羽在无赖出身的刘邦面前耍无赖,就是鲁班门前弄大斧。俗话说:无脸无皮,天下无敌。刘邦居然满不在乎地说:“我和你在楚怀王账下共事的时候,曾经约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烹我爹就是烹你爹。你如果要把你爹炖成羹汤来喝,请分一碗给我。”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分某杯羹”的故事。碰到无赖的祖师爷刘邦,项羽是既无脾气也无办法,只得作罢。

    刘邦能讲出这种混账逻辑就不要跟他提孝道了,那么中国人一直有“虎毒不食子”的说法,对他又如何?《史记》中记载,也是在彭城大战中,一次刘邦被项羽打败,带着儿女坐着马车逃命。眼看追兵越来越近,刘邦嫌马车跑得慢,为了减轻重量,刘邦一脚将儿子刘盈(后来的孝惠帝)和女儿刘乐(鲁元公主)踢下车。

    车夫夏侯婴不忍两个孩子命丧乱军,赶紧停车将俩孩子抱上车。如此又跑了一阵,刘邦觉得这么慢自己还是不够安全又踢,夏侯婴再抱,如此反复三次,刘邦大怒,拔剑就要杀夏侯婴,夏侯婴说大王杀了我,谁替你赶车?刘邦无可奈何这才作罢。他为了自己逃命,竟然在最危险的时候,把自己的儿女推下了车,不管他们死活。这不仅没有一点人情味,连人味也没有了!

    对父母子女如此,那么刘邦怎么对待给他打天下的一帮哥们呢?前面说过:刘邦混混出身,不拘小节,善于结交,知人善任,也注意采纳别人的合理意见。所以尽管项王盖世英豪,无奈刘邦完全不按江湖套路出牌单打独斗。

    项羽在具体战斗中往往对刘邦摧枯拉朽,刘邦则避其锋芒,高官厚禄拉拢收买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楚王韩信、梁王彭越、韩王信、长沙王吴芮等对项羽进行群殴和战略上的包围推进,直至彻底打垮项羽。

    当初要利用这般英豪时,刘邦慷慨得没边:要钱粮给钱粮,要地盘给地盘,高官厚禄敞开供应。在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关键时刻,刘邦数次败给项羽,大将韩信则刚刚收复了齐地,遣使到刘邦营中以方便管理为由请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即暂署齐王,可能韩信脸皮不够厚,想当王还拐个弯)。

    刘邦此时正要韩信帮忙,听到韩信的要求爽快地说道:“韩信这小子当年钻人裤裆,没想到现在做了大将军还是这么没出息。要当齐王就当真齐王,当什么代理齐王?”当即派张良前往韩信军中郑重其事地封韩信为齐王,韩信自然大喜过望,死心塌地地为刘邦卖命。

    打下天下之后呢?他曾对未发迹时数落过他的老爹刘太公说:“您看我和刘仲(刘邦的二哥)到底谁创下的基业大?”为了守护他家的天下,他开始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了:刘邦首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这批人中最厉害的韩信由楚王降为淮阴侯,不久以“谋反”罪名指使吕后诱杀韩信于长乐宫;韩王信被逼叛逃匈奴,后死于汉匈交战;接替父亲张耳继任赵王的张敖尽管贵为驸马(鲁元公主丈夫)因受牵连被贬为宣平侯;淮南王英布被逼反叛,兵败后被大舅子吴臣诱杀于农舍;梁王彭越以莫须有的“谋反”罪被杀。前燕王臧荼因被疑而起兵造反,刘邦亲兵讨平枭首,后燕王卢绾被逼反叛,客死匈奴。

    其中韩信、英布、彭越被夷灭三族,甚至彭越肢体被剁成肉酱分送各家诸侯食用,以示惩戒和威慑。然后收回这些封地一股脑儿分给自己人九个刘氏子孙。打天下时你替我卖命我痛痛快快地封你为王,得天下后杀白马立“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跟无赖谈什么道义?

    刘邦杀了外圈开始打内圈功臣的主意了:国师张良乃世外高人,功成隐退,刘三就不跟他去计较了;萧何可是万世丞相楷模,兼民政、后勤、司法专家于一身,一辈子大智若愚,克勤克俭,任劳任怨,忠心耿耿。

    不过功高盖主也不是什么好事,一向谨小慎微的萧相国一度有意强夺、贱买民间田宅价值数千万。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萧何故意自污本人长期经营大后方树立起来的威望和名声,通过韬光养晦的手段来破解刘邦对自己的猜忌。

    当刘三拿着一叠老百姓的告状信让萧何自己去找当事人谢罪抹平时,脸虽板着,心里实际上是解除疑忌后的高兴。萧何与吕后一起剪除韩信后,刘邦破格赏赐、加封萧何,并给他派了一只500人的卫队护卫相府。萧何这下吓得够呛,太平盛世用得着这么多护卫?如其说是护卫,不如说是监视。

    沛公之意,萧何知之。他赶忙退还、辞谢所有赏赐,并将大部分家产捐助军资,刘邦这才龙颜大悦。即便这样,在萧何60多岁一次奏请将荒废的上林苑分给百姓耕种时,刘邦还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下了一回大狱,然后开释。

    杀红了眼的刘邦最后下旨要杀在鸿门宴上救了自己性命的连襟樊哙。老婆吕雉自然是不可信的,相对于刘家,樊哙作为吕雉的妹夫将来肯定跟吕后走得更近,更不可信,当杀!只是由于足智多谋的陈平欣赏樊哙的忠直一直拖延,等重病中的刘邦一死这事才不了了之。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这么无赖、凶残的对待功臣的皇帝,只有朱元璋可以跟刘邦比肩。

    别看刘邦对张良、萧何等智囊大体上礼敬有加,就以为他很看重读书人。其实混混出身的刘邦对读书人特别是儒生很看不起,有时甚至故意折辱他们。跟读书人说话,他对人言必称“竖儒”,对己开口闭口“乃公”(就是你老子),甚至常常碰见儒生就强行摘下他们的帽子往里撒尿。

    刘邦的重要谋士郦食其第一次结识刘邦时,“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这在当时是非常粗鄙无礼的举动,别忘了郦食其当时是一个六十多岁的饱学儒生。

    刘邦的大臣周昌曾经有一次在刘邦休息时进宫奏事,刘邦正和戚夫人拥抱亲昵,周昌出于君臣礼节,回跑闪避,刘邦扔下爱妾就上前追赶,追上之后,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道:“你看我是什么样的皇帝?”周昌倒有骨气,挺直脖子,昂起头说:“陛下您就是夏桀、商纣一样的皇帝!”

    再看看刘邦的肱骨大臣怎么评价他的?接替萧何、曹参任丞相的王陵说:“陛下慢而侮人 ”;一度归降刘邦的魏王豹认为:“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髃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 刘邦的鬼才谋士陈平就曾当面直言:“大王慢而少礼,士廉洁者不来。

    ”秦始皇时期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商山四皓”甚至对刘邦的痞子粗野作风深恶痛绝,竟愤而“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由此刘三的粗野痞子作风可见一般!

    打下江山后,这哥们为了刘家天下江山永固,不得不改弦易辙一下子捧起读书人来了。他诏令天下,征用儒生,广泛求贤以文治理天下。

    他让萧何主持制定了《汉律九章》做司法基础;韩信统筹各项军事法令;张苍规范了汉朝的历法和度量衡体系;任命大儒陆贾整理著述了类似后世《资治通鉴》那样供皇帝阅读借鉴的典籍《新语》;当了皇帝老子的混混刘邦对朝堂上一帮功臣特别是武将吵嚷粗野头痛不已,他让叔孙通制定了一整套朝廷礼仪来捆住那些“野马”,也借此大展自己的天子威仪。

    一向鄙视、嘲弄儒生的刘邦开始用儒家思想为主体来治理国家了,大出你意料,刘邦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亲临孔庙祭孔的皇帝,开了帝王祭孔的先例。汉高祖十二年,刘邦经过山东,用太牢(牛、羊、猪三牲,为祭天大礼)祭祀孔子。这些前倨后恭的做法安到刘邦身上一点也不奇怪,这哥们就是以目的为导向,实用主义第一。

    刘邦这个来自社会最底层、文化水平很低,以“生不读书”为荣,喜欢痞子粗野做派的无赖,怎么能当上皇帝呢?除了他善于结交,变诈狡猾,见利忘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特点外,他还有一个最大的长处——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用他的个人话来总结:“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刘邦就是很好地网罗并使用好了这一批文臣武将,才最后登上帝位,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无赖。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发广告丰富的:他不仅仅是流氓,他是极品流氓
      • 人间三十年:沛公天赋高,听人言,知重点
      • 传统悟人生:说的到位
      • 秋月白发催不惑:因霸王重诺重义,一旦答应,就不反悔,而汉王重利,见利忘义,无法无天。霸王用棍棒政策,汉王金钱攻势,霸王阳谋,汉王阴谋,天下人熙熙往利也,故汉王胜利!
        秋月白发催不惑:@梦幻73 老百姓的偏离由无端的杀伐引起,这话是没有道理的,其实项羽是没有完全接受秦王的军功制,仍注重出身地位,重视品德,导致韩信,陈平无晋升之机,且项王喜欢以力服人,不服打到他服,且不善结盟。而刘邦出身底层,唯才是举,不重私德,且不吝赏赐,善于结盟,喜欢以利服人,利行天下而结群雄。 故群雄因有利可图而助沛公,而项王损众人益而失人助,最终沛公胜。天下人熙熙往利也,而项王凭一人之力而损众人利,岂能不败?
        梦幻173:@秋月白发催不惑 错了,正是项羽的无端杀伐,导致更多的老百姓的偏离,刘邦最大的强项是帮助没有资源的人实现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所谓的言必听,计必从。他具有低层创业者成功的素质,项王是一开始就玩大资本的
      • 435d3845b505:无脸无敌!
        山色归读:@凭海临风_8020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嘛!
      • 龙潜渊:不无赖怎能得天下?
        山色归读:@龙胜_e662 反正项羽以贵族式的矜持,往往吃了大亏:))

      本文标题:谁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无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df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