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学课本里第一次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的美女蛇让我记忆深刻,后来读到《祥林嫂》才真正了解鲁迅先生他这个人。他用最锋利的笔指向黑暗的社会,弃医从文的他深知中国人需要医治的是麻木的心。
国之根本在于民,如果一个民族无法觉醒,那么迎来的将是灭顶之灾。《狂人日记》里记载了那是一个吃人的年代,我们通过鲁迅先生的作品了解到那时的中国人人可危,谁都无法保证自身的安全。
鲁迅先生的文采飞扬,笔下的人物一个个鲜活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现在的我们身上哪个没有孔乙己的影子,空怀着梦想却一无是处。阿Q被打后,自欺欺人骂道:“是儿子打老子”。他的这种行为又何尝不是现在的我们一边骂着生活却又得不向生活妥协。
去百度搜了一下鲁迅先生却发现他的标签这样之多: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如果说一个国人在国外也影响巨大的话,那么我们说他是一个伟人真的不是夸赞,而是对他本人的肯定。
最爱鲁迅先生的语录,时刻把他当做座右铭,每有时间便拿出来仔细揣摩,每次都会有意外的收获。比如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越长大越发现虚伪的人越来越多,人有千面,那一面又是真正的你?
我始终觉得鲁迅先生刚正不阿,不惧权威,可同时又觉得他看的太透彻,这样的人其实是活的最累的。他把自己置身局外看着麻木的人群,别人都在沉睡,只有他最清醒。
北洋政府打死刘和珍君的时候他痛恨,他痛恨居然还有人围观,那曾经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啊。他看遍人间冷暖写了《呐喊》和《彷徨》,呼吁人们觉醒起来,中华人民是该醒醒了,年轻人只有向上走才会找到出路,黎明才会离我们不远。
鲁迅先生去世后,朱安曾说过:“我是他在世上唯一的遗物。”其实朱安的不幸也是时代所致,鲁迅先生对她没有爱情,可那个时代的女人只知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哪里顾得了什么爱情。我们的鲁迅先生又岂会向现实妥协,他的思想先进之多,爱情必是他向往而又渴望的。而许广平的出现刚好慰藉了鲁迅先生高冷又孤独的灵魂。所以这件事看来没有谁对谁错,只能说时代限制了太多东西,如果说把朱安放到现代,那她绝对不会这样凄惨度过一生,而是选择他嫁。
鲁迅的文章仔细读一读你就会发现,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读的多了就会戒不掉反而会成为一种习惯,我在他的作品里找同类,又在作品外反思自己。
之所以称鲁迅为先生是因为我一直把他当成我人生的导师,我对他的崇拜之意逐步递增。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他的文章里找到方向,或者会有一丝的豁然开朗,期待你与我共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