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Z君和L君都是和我关系很不错朋友。这几年Z君不论是工作上还是个人成长上,对我的帮助特别大,对我来说是真正的良师益友,Z君人很不错,在他们单位人品口碑非常好;以前对L君了解较少,每次有事找他帮忙都很爽快,办事也是非常周全细致,这段时间和L君接触多了,发现他也是一个很真诚,喜好帮助别人的人。
就这样两个很优秀的人,但他俩的关系却很一般。和L君聊到这个问题时,才知道起因是多年前的一次沟通引起的。
当时的通讯条件不是很好,Z君有事需要L君帮忙,就给他发了一条短信, L君当时没有看到这条短信,几天后才发现了,一看已经过了时效也就没有回复,但此时Z君觉得L君很不靠谱,加上后来几次在沟通上没有达成一致,所以相互之间就有了矛盾。
感:
吴军老师在《态度》一书中提到“达到沟通的目的才算是有效沟通”。我们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说话的人把话说完,就以为完成了沟通,并不管对方是否真的接收了传递的信息,或者理解了那些信息的含义。
记得我有一次和公司职能部门的小札协调一项工作时,相互说完就开始去干,可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干的和之前说的不一样,后来才知道是我们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小札就根本没有听懂我的意思,我也没有了解他的想法,争吵就这样产生了。
在家庭里也是一样,不论是夫妻之间还是面对孩子,也经常是只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说事情,而忽视了对方是否没在意你说了什么,或者有没有听懂你的意思,特别是女人,更是啰里啰嗦说了一大堆,自认为讲了这么多,对方应该能听明白,或是从中能接收到相关信息。其实事实正好相反,你讲的越多,废话也是越多,让对方根本搞不清你要说什么,这样的沟通效果一样是零,根本就没有解决问题。
思:
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进行有效的沟通,确认对方明白了你的意思,然后确认对方对这个问题是什么态度,明白自己沟通的结果,这才能算一个完整的沟通。
我想Z君和L君之间如果能让相互了解对方的意图,确认对方是答应还是拒绝,有一个明确的结果,形成一次完整的有效沟通,那么他们之间的矛盾就会化解。
其次既然沟通要以对方了解你的意思为目的,那么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就需要和对方在共同认知的基础上讨论问题,或者说,就是要用对方能听得懂,马上理解的语言进行表述。
我和小札的问题就是出在,我们讨论问题之前就没有达成共识,说的话就不在一个层面上,相互都没有理解对方。如果我在沟通前,了解清楚他的情况,用对方能明白的、最容易接受的说法去和他沟通,效果肯定会不一样。
夫妻之间的争吵,包括有些家长教育孩子,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证明自己正确,而忘记了沟通的有效性和沟通的目的。
行: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1. 与人沟通时,以对方确认接收到我传递的信息为准,并以明确他的态度为结束;
2.其次是在沟通中,用双方能达成共识的表述来进行,让对方明白并接受自己的想法为主;
3.与人沟通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正确,而是达到沟通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