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在城市出生和长大的人,也有一份乡愁,这乡愁不是城市的雾霾、马路、红绿灯、公园等,而是在遥远的农村,尤其是山清水秀的地方。或许是因为我们吃五谷杂粮,我们的养分都是土地给的,所以怀念绿色大地的感觉,几乎人人都有……

一位网友写道,“我千万次地想过,枕着虫鸣而眠于野旷的感觉。那样的话,我俨然成了一位富翁,张开双臂就拥有满天的星斗,涓涓的溪流,受惊的雀鸦,还有草垛,还有太阳暴晒泥土和庄稼的味道。躺着的田野,是孕育生命的怀抱,怀胎于春季,落蒂于秋季,是奇迹绽放的殿堂,从一颗不起眼的丑陋的种子,到瓜果满园,我喜欢这里,我一抬头就见绿油油的田园,我一睁眼就望见了东西南北,一俯首就躬耕锄禾,一躺下就繁星满天……”
对原生态生活的渴盼,让大家对碧绿色的饮食生活逐渐产生兴趣。抹茶就是其中之一。抹茶在古代被称为“末茶”,起源隋唐时的中国。把新鲜的绿茶磨碎泡着喝,是皇族们的下午茶。抹茶以遮阳茶做的碾茶为原料。在种植时需要采用遮蔽法,在茶的嫩叶采摘前(每年3月1日-5月31日采摘)二十天到一个月前搭设棚架上面覆盖草席来覆盖茶树。

日本学者竹井瑶子的研究显示,复盖遮荫改变了光照强度、光质、温度等环境因素,因而影响到茶叶香气品质的形成。露天茶不含B-檀香醇,除低级脂肪族化合物的含量较高外,其他香气成分的含量明显低于遮荫茶。经过复盖的绿茶叶绿素和氨基酸明显增加,类胡萝卜素为露天栽培的1.5倍,其氨基酸总量为自然光栽培的1.4倍,叶绿素为自然光裁培的1.6倍。
蒸青后的茶叶,直接烘干,是不需要经过揉捻工序的。烘干后的茶叶叫做荒茶,为保证茶的甘甜,荒茶会被放入冰库中冷冻保存。等需要使用的时候,将荒茶放至常温后进行下一步,切茶,切除叶柄和叶脉部分。粗切成小块的茶粉后,就成了抹茶的原料,叫做碾茶。碾茶一般存放于茶筒中,需要的时候用石磨,注意,是纯手工而非机器,在低温状态下由人工碾磨成微粉状的抹茶。碾磨耗时很长,一小时的产量据说还不到40克。
抹茶粉档次高低要看的4个指标: 1、颜色,纯天然抹茶粉,色泽越绿,档次越高,黄绿的档次越低。 2、细度,通常是越细越好,1000目以上的都比较好。 3、香气,档次越高的抹茶,香气越清香,高雅,无杂味。 4、滋味,档次越高的抹茶,滋味更鲜爽。
(“乡野村趣”系列之末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