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无问西东»是六年前的一部电影,当时为了纪念清华的百年校庆而拍,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公映。说这部电影好的,是因为描述选择,正义,善良这些东西的时候很动人,说不好的,是它凌乱的剪辑和造了一个庞大的空间线时间线最后只说出几句鸡汤一样的道理。而最不会被收买的说豆瓣评分也神奇的由五点几分上升到今天的7.3分。
这些都不妨碍我对它的喜欢。
1
故事分为四条线
1923年的吴岭澜在清华读书,但是偏科严重。在一次考试后,实科不列(挂科)文科满分,受到老师梅贻琦"追求真实"的鼓励和泰戈尔"对自己真诚"的演讲,由理转文,并于其后跟随前往西南联大成为文学老师,在一次防空警报拉响后,不忘去开水房带着一笼关着的鸽子一起走,同时遇见了不慌不忙炖冰糖莲子的学生沈光耀。
1937年出场的沈光耀出身于一个三代五将的家庭,违背父母的意愿在西南联大退学,当上空军,最后在一场战争中牺牲。他在演练的时候常常为一个西南小镇空投物资,而这些物资养活了孤儿陈鹏。
1962年,陈鹏长大了,就读清华大学,还有两个身世相仿的朋友,王敏佳和李想,王敏佳因为一个关于虚荣心的谎言和一封为中学老师抱不平的信受到批斗后隐居在陈鹏的故乡,留给过往一座坟冢。参与写信的李想害怕自己援边的名额保不住没有勇气承担过错,只知道好朋友死了,之后去支援了边疆,在一次灾难之中,舍弃自己的生命救了一对夫妇。
这对夫妇的孩子就是21世纪的张果果。张果果也是清华的学生,毕业后经常去清华园跑跑步啊喂喂猫啊。职场的勾心斗角让他面对信任,良知等一系列抉择。最后还是听从本心,没有落井下石,并且因为工作原因,救助了一个贫困家庭的四胞胎。
2
故事的四条主线,时间上贯穿了近百年。这种多条主线交叉的手法并不少见,«无问西东»不同的一点是四个年代背景差别巨大。前两条线有关战争,第三条涉及比较敏感的时代,第四条有关现代人在生活中关于道德良知的挣扎。
偏巧在不同空间里,"我们又面临着同一种哀愁"。
大家都要选。
吴岭澜觉得好学生都要念实科,寒窗苦读十几年,从小到大的优等生,上了大学理科却沦为不可列(不及格)。
现实敲打了一下他,要是听听毒鸡汤一条路走到黑,没准就是学到秃头物理该不及格还是不及格,前途黯淡。
他碰到了两个人:梅贻琦和泰戈尔。
对比高中分文理科的时候,寻常班主任说的理科升学率高,好就业。梅贻琦这位百年前的教育家说的"追求真实"。泰戈尔说的是"对自己忠诚"。
这是多年后最不会让人后悔的答案了。
高考的时候,作为学渣,我理综交了两面白卷,惨兮兮的走上了漫漫人生路。也不想埋怨谁,是自己心心念念要学理的。但我身边因为班主任是文科重点班的老师,因为父母的意见,选了自己不喜欢科类的大有人在,高考考好了的,皆大欢喜。考不好的,在每个同学聚会见缝插针的抒情里总是说"我要是选文就好了","选理我现在也得上211了吧。"如此这种。
年少时期一次摇摆不定的选择让人后悔感叹,明明有平行的另一种可能,甚至那条可能性给过我们希望,却以"你不应该"而夭折。
出于对经验和权威的畏惧,我们觉得选一条不应该的道路是对人生的不负责,最后发现人多的那条路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事实上,我们在意的根本不是失败本身,是觉得另一种让我们忍不住幻想的可能性能让我们过上更喜欢的生活。
那份"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和喜悦。"比成功更可贵。
沈光耀比较不一样了,典型别人家的孩子,写字好运动好成绩好家境好,不管有没有老师指导都会闪闪发光那种。
他妈妈在探望他的时候已经摊牌"你追求的功名利禄,祖上哪个没经历过?""你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命就没了。"
战火纷飞里"整个华北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他选择了为和平而战,放掉光明的前程,素描里的姑娘,最后开着飞机冲向了敌人的援助艇。
«匆匆那年»里的男主说,为了初恋,他高考没做物理最后那一道大题。«泰坦尼克号»里所有绅士让女性与孩子先走。
如果有一天,成年后的我们站在了所谓金字塔顶端。
我们还有没有勇气,仅仅出于爱和善良,放弃已经拥有的一切?
现代人的生活里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崩溃,张果果不需要真的头破血流,他面对的是保守还是激进的提案,对不对上司落井下石。以及給没有血缘关系的四胞胎选哪种奶粉。
和前三段故事的主角一样,他选择了善良和担当。
根据故事情节,这四个时代的人是有关系的,每个人的境遇联系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无问东西的故事。
沈光耀在求学阶段重复输入输出的是这样一段话:"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真心,正义,无谓和同情。"正是老师当年对他说的话。
王敏佳在陈鹏家乡躲起来后,李想在王敏佳的墓前懊悔,陈鹏说的话是:"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几年后李想把所有补给给了一对夫妇说的也是这句话。
随着剧情的发展,四条主线的脉络已经清楚了,越来越觉得他们和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很像。
从小都觉的,聪明的人都是一帆风顺的,能考上清华的人都曾经是第一名,能差到哪里去。他们的人生大概只有得到,没有失去,哪会遇到选择艰难的时候。
我等废柴,要啥没啥,直接没得选,干脆弃票混吃混喝等死。
命该如此。
可故事似乎在传递,没谁是容易的,也没人该弃票。
实科就是学不了。意外发现了心之所爱。
牺牲了青春,让父母经历了丧子之痛。但听从了心底关于和平的意念。
背叛了从小到大的朋友。愧疚以他人性命延续下去。
有着现代人的焦虑。还是听从心底的善良救助了四胞胎。
«无问西东»英文译名是«forever young»,所有年轻人都朝气蓬勃,下着大雨带着学生跑步和听雨的老教授同样充满生命力。
在任何境地都不忘初心,从容坚定,或者悔恨之后能做出弥补才是活着的样子啊。
3
生如草芥,我以前常常想在不同的大环境下到底该选择何种方式度过漫长一生。
有句台词是这样的“如果提前了解你要面对的人生,不知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
去年这时候丧这个字变得特别流行,当时我觉得一下子被击中了心坎,中国汉字博大精深,终于有一个字可以这么贴切概括全部生活状态了。
原来丧的不是我一个,一个热门的字让我发现了很多同类。
可一年后的今天我想承认,悲观,羞耻可以是贯穿生活很久的关键词,混吃混喝等死不能。
一开始因为起点,努力,资质被推到不同境地,热衷幻想。小时候纠结选北大还是上清华,长大了发现自己笨拙又无能,又废又丧。
一无是处。
这种混吃混喝等死的状态能维持多久呢,一边焦虑一边逃避很安稳,但远不如死磕和一路东撞西撞来的真实。
我有一个朋友课余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王者荣耀。游戏刚出的时候打,现在别人吃鸡了,她还在打,不变的是她永远都是最倔强的青铜出现在好友列表里。
"就是开心找虐啊,没准下一把我就五杀了呢?"
比起很多人身处劣势的焦虑,黄渤在一次采访里说过:"我现在的状态在谷底,所以只有上升的空间。"
生活这场牌很少有人能摸到一把牌把把王炸,既然焦虑,不如以后,就带着焦虑和丧一直好好走下去吧,不放过任何一个出牌的机会,本来也是乐趣。
王敏佳没想到自己因为虚荣心撒的谎和写给师母的信改写了自己后半生,她也没想到自己在陈鹏给自己墓都挖好的时候,被雨水淋醒捡回来一条命。
李想如愿以偿的去了边疆,最后用生命接上了那句"对活着的人好一点。"
理转文之后确定了心之所向,退学参军后牺牲在他乡,救助四胞胎得到了匆忙生活中的一点甜,所有的转变都并非都能让他们得到标准意义上的成功。
不过应了那句话,爱你所爱,无问西东。
没什么后悔的。
这个电影节奏很不好,我喜欢它在于,它帮助我想起来我还很小的时候记住的一个词"无问西东"。
那时候当年明月说"成功的办法只有一个,按照你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那时候我们不认为鸡汤有毒。
那时候眼前的世界还是崭新的,可能碰了东墙撞西墙,我们总是会去试着选。
所以说,关于生活永远没有最优解,二十岁时做的所有选择都有可能会让人失去,不如滚滚红尘,闭着眼跳下去吧,听从你心,有错无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