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围绕改进去观课议课

围绕改进去观课议课

作者: 孔繁竹 | 来源:发表于2023-09-10 23:29 被阅读0次

从去年9月开始,转入英民中学。对该校的管理、教学、以及学生活动,很是认同。但还是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能融入工作中,达到大家共同提高的目的。

下面我以晶晶老师的这节《创新改变生活》为例,谈一下观课、议课和改进措施。

《创新改变生活》这节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课程标准是“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本节课下设两目,分别是“感受创新”和“创新引擎”。围绕这两目我们在集体备课时提出学生需弄清以下问题:1、如何理解创新?2、创新的意义是什么?3、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4、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是什么?

接着探讨如何教?第一目侧重对创新的感性认识,老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创新处处存在,生活中各个领域都可以创新,理解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明白创新让我们生活更美好。第二目侧重对创新的理性分析,阐述创新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意义,以及创新与改革的关系。所以第二目的学习要比第一目的难度大。老师讲课时要善于有实例和教材相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去分析问题。

具体做法是:在学习第一目时,建议老师采用思辨式教学法。老师引入话题后,报学生变成主角,然后师生一起整理分类整理,思辨讨论,总结归纳,形成新的认识;学习第二目时,建议老师采用情景教学法,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创新对国家、民族的发展重要作用,通过图片、视频让学生形成认识,达到情感共鸣。

晶晶老师根据这一思路,创新性的上了这节课。

观:她首先让学生读教材,自己在黑板上板书主要问题。

议:这种把问题指接板疏导黑板上的办法有利于学生时刻关注学习目标。

观:打开课件后,进入话题:如何理解创新?晶晶老师以学生喜欢的网络生活入手,先为学生科普了网络发展的历程“H—E—G”,学生情绪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纷纷说出自己生活中的创新,晶晶老师及时总结:创新来源于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

议:由生活实例入手,学生易于理解和延伸,也易于形成对知识链接的深度理解。

观:关于创新的意义,晶晶老师结合新东方双语带货和教材的“探究与分享”,让学生体会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知识创新提供新思想新方法;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议:通过具体案例,形成理论水到渠成。

晶晶老师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开启了第二目“创新引擎”。以学生所认知“四大发明以外的科技”来理解科技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从而理解“为什么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继而梳理“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是什么?”

议:因为时间关系,这个难度较大的讲的有点简单,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有点吃力。体现在后面的当堂练习上,就是学生对该类问题的运用出现了小错误。

评价和建议:1、晶晶老师这节课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班级学生和教材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实际年龄和理解规律,难度适中。2、知识教授准确、科学,能突破难点,抓住重点。3、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原创性,给学生一种新鲜的感觉;教学思路水平清晰;教学思路的实际操作效果很好。4、课堂结构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第二目略少,若能适当加以调整,这节课会更优秀。

相关文章

  • 有感于观课议课

    今天,聆听了何军校长的报告《观课议课撬动校本研修》,她结合自己学校的课改、教研,强调了观课议课的重要性,使我...

  • 数学观课议课有感

    今天有幸参加了小学课改核心校组织的数学观课议课活动,虽然很是忙碌,但是收获颇丰,了解到为啥有原来的听评课转向了观课...

  • 《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3-20页感悟1

    《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这本书是由"观课议课的实践与文化"和"课程建设的问题与解答"两部分组成 。 一、观课议课的实...

  • 观课议课1—20页

    第一次听说观课议课是从胡老师那里听说的,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贴近教师课堂,从课堂现象开始! 读了观课议课1—20...

  • 观课议课的人性化

    昨天阅读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一书中的《观课议课要以人为本》前半部分《观课议课的人本目的》,对陈老师的...

  • 阅读收获——观课议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观课议课聚焦研究,议课不要面面俱到,每位专观课教师要选择一到两个最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观课议课讨论的问题应该源自...

  • 观课议课

    观课要分任务。位置要选择适合自己的。 观课是评课的前提和保障。记笔记要详细。形式是几点几分师怎么样,生怎么样。把老...

  • 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 2019年7月12日,通过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听了三节课,现在把自己的理解整理如下,不当请海涵。 《平行线...

  • 观课议课

    今天听课继续中,看到一些课堂中的现象,思考一些问题, 1.关于陈述性知识,如何传递给学生(第一次听说陈述性知识应该...

  • 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教研怎样更高效 传统教学研究会存在如下三多三少现象:当哑巴多,发言少;讲优点多,说缺点少;重复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围绕改进去观课议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gs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