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城市大脑开始成为地方政府的热点政绩项目,从城市治理上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工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的非常有限。从系统的设计上也是直接为掌权者服务,通过政府服务间接服务城市居民,而不是直接为城市居民服务的。
一个社区的居民一般来说大部分生活行为都是有半径的,比如买菜你不会像通勤上班一样坐一小时地铁去买菜。
但是,对于一个居民来说,他如何确保自己周边的资源配置是最优的呢?对于商家来说,如何协调资源配置才能最高效?
过去靠市场的无形之手,靠大家的经验,但是这种配置的效率很低。比如美团的报告,北京每年要关闭15万家餐馆,又新开同等数量的餐馆。
阿里云的王坚说,我们城市90%的资源是浪费的,也有道理,因为我们没有对资源进行整体管理的系统。
城市大脑面向一个城市提供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置,那么一个个社区就是城市的细胞,如何面向社区提供“大脑”服务让社区居民的获得感更高,生活更便利呢?在社区之间如何平衡协调和竞争的关系?
如果社区大脑有存在的需求,那么要如何设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