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九:圆满真是一种教学功德吗?
圆满的课总比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的课,比支离破碎、虎头蛇尾、前松后紧、比例失调、合理任务不能完成的课好。
一节课到底好不好,最重要的一点是:目标设定、任务安排是否比较合理、精当。
追求圆满,教学会怎样?
1.往往只有预设,而没有生成。
生成(广义):在教师引领和帮助下,学生增长知识、萌动智慧。
生成(狭义):在教师预设的教学框架之外出乎意料、旁逸斜出的部分,它们也恰恰最能体现或凸显学生主体性、我的学习我做主的部分。
2.往往机械执行,而行止相克。
行指课堂按计划向前推进。
止指在某一些环节上遇挫,暂时改变节奏,停下原先进程。
关键之处匆匆掠过,本末倒置。
3.往往顾此失彼,而抹平“际差”。
际差:各因素之间的差异,特别是人际的差异。
再优秀的学生群体总有个性之别、高下之分,承认、驱动或诱使彼此之间的涨落与耗散,才能使课堂变得内有充足张力,外显真正精彩。
追逐圆满之梦,会使我们丢失平常心。教学也要走向“诗和远方”,失却平常心将使我们走不远,而无以致远的行为不可能写就教学的诗意和诗意的教学。
秉持平常心,才能在较为广阔的时空视域里审视教学,处理具体的教学事务,才能让教学真正成为一种慢的艺术。
余文森教授:我们的实验教师心态要平静,要相信一节课任务没有完成,并不影响学生三年的发展。
好课有几个基本要求,其中之一是有待完善。
窦桂梅校长:理想的课堂还应该拥有遗憾,有了遗憾的课堂,你才会觉得它水灵,有灵气神儿,主张宁要真是的遗憾,不要虚假的完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