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教学
《盘古开天地》听课反思

《盘古开天地》听课反思

作者: 鹅卵石的记忆 | 来源:发表于2019-08-11 12:40 被阅读0次

          今天参加统编教材四、五、六年级的教材培训,就教材中的“老”课文该如何使用,如何围绕教材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这两个方面来设计一节课,来自市实验小学的宋素君老师给大家“上了一课”,无论是教案的设计还是传达的教学思想,都让下面听课的老师耳目一新。

          宋老师执教的是《盘古开天地》,这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神话故事,宋老师紧紧抓住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设计了两个学习目标:

    《盘古开天地》听课反思

          课堂的前半节课就紧紧围绕第一个学习目标展开学习,用自学、小组探究等学习方式从文中圈出词句,谈感悟,想象画面。第一个目标完成之后,又开展第二个目标的学习,第二个目标是结合文中插图、表示时间顺序和圈画的关键词句,说清楚盘古开天地的神奇过程。两个学习目标都紧紧围绕本单元篇章页提示的要达成的语文要素来设计。

    《盘古开天地》听课反思 《盘古开天地》听课反思

    反思:

          回顾这节课,我觉得可以用这几个词语概括:质朴、扎实、高效。老师的铺垫语似乎不多,但句句都很精炼,恰到好处,学生的发言却精彩纷呈,每个学生的着眼点都有所不同,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这一节课得到生长。

    一、简单而不简约的语文课堂。这节课无论是开头的回顾导入,还是达成两个目标的研读、体会过程,设计得很简单,老师没有复杂的分析,就是领着学生找一找文中感觉很“神奇”的词句,想象画面,谈一谈自己的体会,注重学生的个人感悟的表达,这个目标看似简单,但是问题却不“小”,首先文中能够体现神奇的地方,不止一处,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生活体验来“悟”,有深有浅,老师适时给予引导,让这个环节的目标达成非常的饱满,第二个目标也是,借助文中有效的媒介来介绍自己认为神奇的部分(起因、经过、结果或完整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故事,在语文结构上,似乎走出了文本,但是好像又不是,以课文内容为依托,建构自己的语言系统,这是一个整合的过程,整节课,朗读、感悟、想象、介绍,有机结合,让这节课羽翼丰满。

    二、目标明确,新视角来审视“老”课文。

      《盘古开天地》是四上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以神话为主题的一组文章,另外三篇分别是:《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1.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两点为阅读要素);3.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在人教版教材中,这篇课文是三上中的一篇选文,它的训练点是:读文、讲述这个故事,积累文中的一些词语,同是一篇课文,训练点却变了!对于这样的重复选文,统编教材中还有很多,那么,对于这些文章,我们该用怎样的眼光来对待?若是还用以前的教法、学法来组织课堂,显然已不合时宜,因为主题、学习目标、课后生字都发生了变化,那么该怎么办?老师教学思想就要发生改变,要树立清零意识(几天培训中听到最多的词语),清空之前的老看法,老思路,重新审视我们面前的统编教材,并且一定要结合篇章页中的语文要素来定位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精彩了学生,黯淡了老师

        这节课,学生发言的次数很多,站在座位上谈感悟,走到前台来汇报,几乎每个孩子都在参与课堂。从刚开始导入时,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整理概括,再接着就第一、二两个学习目标进行探究学习,学生的思维就没有停歇过,一直处于思索、体悟的一种状态,开始学生对如何谈体会提出疑问,到后来能够深刻地交流神话的特点,一直感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辨析能力很强,教师似乎在这节课上言语不够丰富、精彩,但这恰恰是这节课要向我们传达的信号,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并不是领导者,牵着学生鼻子走,只能走进一条胡同,视域狭窄,学生需要的是广阔的世界,宋老师恰到好处的引领、指导,助推这节课深度挖掘,让四年级的孩子深刻领会到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

          一本教材,一篇课文,在课堂上,如何深入?又如何浅出?需要我们老师修炼自己的内功,尤其是当我们要推翻之前的教学思想,再重新看待新课文,建构自己新的课程理念和体系时,内心真的很焦灼,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愿能够慢慢地理解、接受、消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盘古开天地》听课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oj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