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论智商,中国人不比任何一个地方和国家差,但是一旦提到创造力和审美感知,就难免逊色了。
人们常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能不能发现,靠的就是每个人自身的审美力。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呢?
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古代中国,文化艺术登峰造极。在那些鬼斧神工、传承了几千年的文物精品上充分体现着这一点。
这些历朝历代留存下来的文化艺术精品,收藏于各大博物馆中,是孩子们艺术启蒙的首选。
01 博物馆可以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记得在我们小时候,美术课是副科,动不动就被语数外老师占用。即使不被这些主科老师占,在美术课上写数学作业、语文作业那也是常有的事。
然而,艺术教育不重要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发现,美术教育能够培养一个人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对提升孩子的创造力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们发现,人有两大心智能力:一是理性,一是感性。
理性的代表是科学;感性的代表是艺术。科学征服了世界,艺术美化了世界。科学与艺术,犹如鸟之两翼。
专家们发现,科学和艺术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只重视孩子理性能力的发展,从而忽视其感性意识的发展,不仅会阻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还会降低孩子感受幸福的能力,从而使孩子的抗压能力大幅度降低。
要想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人的审美能力是从长期的美感熏陶中培养的,而博物馆恰恰是孩子们熏陶美感的首选之地。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书画、瓷器、玉器,还是西方的绘画、雕塑,这些艺术品均体现着当时那个年代的审美极致。
孩子只有多和美的事物打交道,才能知道什么是丑,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审美感知。
02 博物馆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西方的全人教育思想所倡导的教育是要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使人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真正的人。
其中提到的这个“创造力”非常重要。
创造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精神状态及综合素质的体现。而儿童时期是培养个体创新力的关键时期。
创造力能够帮助儿童和青年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自信的个体、负责任的公民。而在这个过程中,博物馆功不可没。
以美国为例,美国早在2009年发布的创新战略中就把“建设先进的物质基础设施和一流的教育”列为创新战略最基础的路径。教育能促进创造力的发展,而博物馆是培养孩子创造力最好的去处。
据调查,在美国,成绩优异的孩子会拿出30%左右的时间“泡”在博物馆里,他们普遍认为,从博物馆中学到的知识记忆更深刻。
美国的博物馆数量庞大,很多城市都拥有众多不同主题的博物馆。截至2015年,人口约 86万的旧金山市拥有134座博物馆;人口约62万的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拥有博物馆41座。
这些博物馆在设计的细节上,也有很多符合儿童成长心理的地方。这些大大小小,丰富多彩的博物馆对于美国儿童的成长教育影响深远。
03 博物馆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博物馆的种类有很多,有人文社科类,也有自然科学类。孩子们来到博物馆中,通过自己的观察,会得到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这种获得知识的方式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比如,你在学校里教孩子们物理的静电反应,讲了半天,很多孩子还是会头大、不明白。但是如果你在这个时候,带着孩子来到科技馆,当他们把双手放在静电球上,自己的头发都飞起来时,我相信,他们会永远记住这个物理原理。
如果孩子对中国的历史不了解,带他去社科类博物馆的“中国通史”展去看看,他一定会有所收获;
对生物和恐龙感兴趣的可以去自然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
对古代建筑感兴趣的一定要去遗址类博物馆去看看,比如故宫,不去看怎么能够真正体会中国古建筑的美轮美奂……
博物馆中对于知识的呈现比书本上来得更加生动,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孩子小时候,相比于理论知识,更容易接受感性认知,从而激发起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