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李
图|网络
不知不觉中,已经第十五日了。
看到大多数的文章都在探讨变现、稿费、流量等各种迫切兑现利益的话题,能感受到当下文人的急切心态。
养家糊口,不单单靠坐班八九个小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映射出当下经济情况,赚钱更加不易。80年代的已经步入中年行列,00年的已经20岁,芳华正好。中年大叔的焦虑日益加重,我们拿什么来养家糊口,些许改善一下生活状况。
诚然,也并非大多数人的经济状况一塌糊涂。而作为文者,引领文化的中坚力量,也在为生计多寻出一条路来,我们这个社会怎么了?
五四时期的文人,想的是革命,为国家命运不屈不挠的斗争,使用笔杆子来书写青春,积极正向。
反思当下,通篇都在引流量,变现、恐慌。点滴的文字即便是变现几文钱,也兴高采烈一番。我们文人怎么了?写文的目的就是输出信息,这些信息对自己、对他人有一点意义,相反,过多的文字积累反而成了鸡肋。我们到底所言何事?仅仅是为了满足百字的日更或者是记录每天的家常、或者就是单纯的记载一些文字而并非文章,更谈不上文学。
越发的思索,导致越发的不寒而栗。
我们的文学修养到底处于哪个水平,我们的文字多少是求是,使用了多少修辞手法?有没有章法、套路,使用记叙抑或议论,现在都不得而知了。就这样无休无止的搬砖,砖一层一层的码起,是否可以平地起高楼,取决于天意。没有水泥、没有钢筋、没有石子、没有各种先进的工具,只有徒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即便是头条号已经通过了领域认证,输出还是很大的问题。天马行空、爬虫技术、原创保护、知识产权,犹如百家争鸣雨后春笋。我们都在迫不及待的输出各种各样的知识,或复制、或粘贴,刚刚落定,又被卷起。这些信息片段被反复的压榨,萃取。文者的营养被榨取的所剩无几。刚刚捡起,又突然放下,如同猴子掰棒子,一般摘取,一遍抛弃。
文者大脑迸发出的瞬间创意,被迅速的编织成文字,输出、变卖。文者的初心如何?不得而知。
反过来,对自己深刻剖析过后,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是不断的加强并输出自己的专长领域的内容:
一、诗歌,原创类的自由诗、古体诗;
二、散文,因景触情的散文;
三、美食,挖掘美食文化,积累沉淀美食文化;
四、摄影,用手机镜头记录生活片段;
五、起名,整理并梳理过往起名的经验;
六、读书,每天不低于3小时的阅读时间并输出读书笔记;
梳理完,顿感轻松了许多,焦虑感似乎些许缓解。
嗨,我是老李,喜欢写诗、散文、摄影、美食、育儿、玄学起名。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爬墙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