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法律规则整理笔记法律法学与诉讼
蒙住眼睛,是为了用心灵感知吗?

蒙住眼睛,是为了用心灵感知吗?

作者: 正洪观点 | 来源:发表于2017-04-15 15:13 被阅读2次

蒙住眼睛,是为了用心灵感知吗?

显然不是。相反,蒙上眼睛是为了阻断心灵的感知。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常用一个人的眼神来观察和了解他的心灵,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眼睛是他心灵的接口与延伸。所以,蒙上眼睛就是蒙住心灵。

因而,有一个司法习惯,就是禁止法官从法庭以外的其他渠道了解案情;其实,就是避免裁判受心灵的影响。因为,如果法官从其他渠道了解了案情,就会形成自己的立场,而深陷其中;同样的道理,证人不得旁听审理,这也为了避免预设立场,是蒙眼判断的另一种形式。

如果不用心灵感知案情,那么用什么裁断案件?

自然是用规则,即用司法规则来裁断。司法制度,实际上是人类对自身认知局限的无奈选择,同时也是智慧选择。司法的根本目的,在于裁决纠纷,不在于查明事实,虽然裁决纠纷要以查明事实为基础。同时,查明事实,也非司法的擅长与强项。因而,所谓的司法规则,往往是以牺牲个案真实为代价,换取司法裁决的整体和长期的公正及高效。因而,司法的服务是热的,但司法的裁判是冷的。

然而,我们有的法官,由于他的内心是滚热的,因而他不仅在服务上是热的,而且在裁判上也是热的。如果按照《巨婴国》作者武志红的讲法,我们90%的成年人都是巨婴。那么,在中国法官当中,也有相当部分人带有巨婴心理,或者或多或少具有巨婴心理。

巨婴的最大特征,就是全能自恋,他们认为“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自己能感知世界的一切,可以操控世界,实现公平正义。这种心理倾向,与法官的职业要求相冲突。因而,对巨婴心理的在司法上的表现及危害,不能小视。法官离开司法规则,必然就是用心灵裁判,实则是走到了当事人的立场上去了,不是再中立裁判者,而是运动员。

相关文章

  • 蒙住眼睛,是为了用心灵感知吗?

    蒙住眼睛,是为了用心灵感知吗? 显然不是。相反,蒙上眼睛是为了阻断心灵的感知。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常用一个...

  • 蒙住眼睛

    前一秒看看天空 后一秒看看土地公公 向前看最让眼镜疼痛 我蒙住眼睛 不要看漫天的尘埃 不要看草原上的牛羊 不要看从...

  • 蒙住眼睛

    原题:《蒙 眼 》 编辑整理:江南一楼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次婚宴上,一位中年男士认出了他中学的老师...

  • 蒙住眼睛

    蒙住眼睛 相信所有的一切 都是真的 假的也是真的 每句话都是真的 每个承诺都是真的 永远都在一起 永远都不分离 永...

  • 用心感知

    别再“视而不见”,用心感知世界 你有上班的路上用心感受一下路边的风景吗? 去用心感知一个人、一部电影、一段...

  • 琅琊令之女儿红|浮云柳絮无根蒂

    壹 轿子外欢快的唢呐声,声声入耳,也没有吹起她心头的波澜。眼前的红布蒙住了她的眼睛,也好像蒙住了她的心。 开心吗?...

  • 用心感知

    下雨天,跑步听张德芬的音频,一边用心感知风,声,人,物,对我的感受,细细描绘出来,以前对于这些事物都是没有知觉的,...

  • 蒙住眼睛的念想

    这个情愫源自从十年前的第一次见面,想起来也是一场执妄。从开始便是默默地仰视,从无非分的念头,也是不敢去想...

  • 用心感知,用心交流

    文/慧心素履 我发现,自己还是更偏向感性思维,对待他人的态度全凭内心的感受,哪怕感知到他人对自己一丁点的用心,自己...

  • 夜雨

    蒙住月亮吧蒙住夜的眼睛嘘——满天的小孩开始哭泣嘤嘤嘤地球星不见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蒙住眼睛,是为了用心灵感知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gn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