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心灵的按摩棒

作者: 酸梅可可 | 来源:发表于2018-09-26 23:16 被阅读77次

    艺术疗法作为心理治疗的一个流派,已经绵延多年。至近代自成体系。

    在众多的艺术疗法中,诗歌疗法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具备独有功效。

    我们几千年传承儒教,向来崇尚克己复礼,虽然利于秩序的建立,但却压抑个性的释放。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严苛的高压教育会让儿童产生自卑感,因自卑而至的焦虑和抑郁困扰个体之余,也会在量的累积后,导致质变。

    许多极端的报复社会的恶性事件都证明了这种质变的冲击力。

    因此无论从个体发展的角度还是社会稳定的角度,对心理的疏导和平衡都意义甚大。


    西方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至今作为心理乃至诸多学科的研究基础,可见对事物本质的探究之重要,而探究出现象背后的原因,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寻找解决之道。

    解决才是王道。


    如何解决?方法很多,行为主义、认知疗法、脱敏疗法……

    我觉得,无论是源于日本的森田疗法所讲的顺其自然,还是荣格的精神分析以及催眠疗法,都在用一种放松和接受的模式,让人回归到一种潜意识的状态,也就是回归本来的面目。

    能够自在的安然的做回自己,大概才可以真正的去除内心的焦虑和抑郁吧。

    但是多年已经形成的包裹在真实自己外面的一层厚厚的硬壳,一层来自礼教和束缚的厚壳,真要一下子突破,很难有心灵的力量。

    诗歌却可以通过隐喻和暗示的手法,达到表达真实内心的目的。


    诗歌在我国源远流长,既有其美学意义,也有人对于情感梳理的心理意义。

    自然科学的发展源于人类身体需要的不断叠加,而社会科学的发展就是灵魂需求的叠加。

    灵魂的舒适加上身体的舒适就是身心和谐了,而真正身心和谐既有利于个人健康也有利于社会稳定。


    因此往往在兴盛的时代,除了经济繁荣,文化繁荣也达鼎盛。例如唐代,除了疆域面积、经济、美学、诗歌都在历史上达到了巅峰。

    唐朝诗歌的各样流派,分别表达了报国的壮阔、例如白居易的诗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以及对风光环境和心境的描绘,例如温庭筠的诗歌《望江南.梳洗罢》——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还有对时局愤懑感伤情怀的宣泄,例如杜甫的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我国诗歌的含蓄,与中国的文化礼教有关,但是在传统礼教的束缚之下,仍然能够通过隐喻比拟的诗歌疏泄个体的心理。

    直抒胸臆的诗歌宣泄就是心理宣泄的手段,在疏泄的过程中,又进一步的调整个人的认知,思想上获得升华然后起到解决内心苦闷的作用。

    写诗的过程就是完成心理按摩的过程。


    对于一个因为自卑所致的焦虑患者来讲,她内心中所恐惧、忧虑、被否定带来的愤怒,是没有勇气直接表达出来的。

    通过诗歌,她可以采取隐喻的方法,对愤怒的对象进行借喻,然后以诗歌的形式将现实中无法实现和扭转的事情,以自己希冀的样子还原在诗歌中,以此增加内心的力量和成就感。进而达到仿佛置身于真实环境中的作用。

    弱小的人,可以把自己设定为有力的强者,反转现实生活的角色,完成诗歌的过程,即是完成角色转换的过程,强化内心的角色体验,增强个人的自信。

    例如诗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作此诗时已经53岁了,在“人活70古来稀”的时代,这样的年纪难免有力不从心之感,作此诗除了表达壮阔情怀,更有自我激励之意吧。


    诗歌最大的魅力在于她的无限拓展性,可以任意的想象和驰骋,然而在这想象的疆土中,又可以获得自我肯定的功效。个体对自我的肯定,是增强自信的要途。

    如果你常常有内心的冲突,有自我否定带来焦虑和抑郁情绪,不妨试试诗歌疗法。在诗歌里,你可以是王、是驰骋疆场的猛将、可以是千般宠爱集一身的女子……你无法拥有的可以在诗歌里获得满足,难以接受的可以在诗歌里获得改变,当你一气呵成、直抒胸臆之后,你会如此的酣畅淋漓,一吐为快。

    这就是诗歌的魅力,她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韵律之美、意境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对于心理平衡的功效甚大!


    诗歌是心灵的按摩棒

    如果你喜欢,欢迎关注公众号【越健越快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歌是心灵的按摩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ks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