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传播学每天写1000字
简答题练习(十)新闻传播学基础

简答题练习(十)新闻传播学基础

作者: 刘二傻 | 来源:发表于2015-11-20 09:29 被阅读239次

1、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新闻的本源是什么?请简单地加以阐释。

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唯物主义在哲学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 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同时,有学者将新闻定义为“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正是由于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所以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应该注意尊重客观事实。坚持新闻专业主义,记者需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坚决抵制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不进行虚假报道,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

2、请简要介绍三种以上的传播模式,并尝试建立一种模式(图)来解释微博传播。

①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

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哈罗德·拉斯韦尔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拉斯韦尔明确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说、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即“5W模式”。这个模式简明而清晰,是传播过程模式中的经典。这一模式还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基本内容: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以及“效果分析”。

“谁”就是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的任务。传播者既可以是单个的人,也可以是集体或专门的机构。“说什么”是指传播的讯息内容,它是由一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信息组合。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渠道”,是信息传递所必须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诸如信件、电话等人际之间的媒介,也可以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谁”,就是受传者或受众。受众是所有受传者如读者、听众、观众等的总称,它是传播的最终对象和目的地。“效果”,是信息到达受众后在其认知、情感、行为各层面所引起的反应。它是检验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

5W模式第一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其局限性在于忽视了社会制度对传播的影响,过高的估计了传播的效果。忽视了反馈的因素,未能揭示传播双向互动性质。忽视了传播动机(Why)对传播过程的影响。

②香农—韦佛数学模式

香农—韦佛数学模式

C.香农(Claud Shannon)和W.韦弗(Weaver)在《传播的数学理论》(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 1949)中提出的用以解释电报通信过程的传播模式。

含义:香农-韦弗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整个传播过程中存在与通道中的噪音干扰可能会导致发出的信号与接受的信号之间产生差别,从而使得由信源发出的讯息与由接收器还原并到达信宿的讯息二者的含义可能不一样.

该模式中,信息源从许多可能的信息中确定要传播的讯息,发射器将讯息转换成适合于通道使用的信号形式。通道即将信号从发射器传递到接收器的媒体。接收器的任务是将信号转换为讯息,并发送到传播目的地即信宿。信宿是讯息所要到达的人或事。

数学模式把传播描述成一种直线的单向传播过程,整个过程由5个环节和一个不速之客——噪音构成。“噪音”概念的引入,是这一模式的一大优点。噪音不是信源有意传送而附加在信号上面的任何东西。它指的是一切传播者意图以外的、对正常信息传递的干扰。构成噪音的原因既可能是机器本身的故障,也可能是来自外界的干扰。克服噪音的办法是重复某些重要的信息。

③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

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该模式的重点不是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与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的阶段都依次扮演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角色,并相互交替这些角色。

它的缺陷在于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平等的关系中,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合。该模式体现了人际传播的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合大众传播的过程。奥斯古德与施拉姆德循环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这就内含了这样一种观点: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另外,它对以前单向直线模式的另一个突破是:更强调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单向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④微博传播

图片来自网络

3、请从涵化/培养/教养(cultivation)理论分析网络新生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涵化假设、涵化分析。这一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传播学者乔治.格伯纳主持。他通过分析暴力与社会犯罪的关系以及暴力内容对人们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来探讨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共识方面的作用。这一实验的基本假设是:长时间收看电视的人,其对于社会现实的看法更加接近于电视所呈现的景象,而非真实情况。也就是说,即电视通过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了电视观众的“现实观”和“社会观”,并且热门基于这样的“现实”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作出判断。

作为网络新生代,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他们,通过网络聊天交友,认识了解世界,获取一切所需信息。网络传播相较传统媒体传播更具灵活性、互动性、信息多元性以及表现形式立体性等特点。然而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获取零散的信息和非系统化的知识。同时,也刺激了人们在网上恶意传播虚假信息的欲望。网络传播在向人们展示外面的五彩世界时,将人们封锁的电脑的旁边,许多原来内向的人因为上网而变的开朗、外向,善于和人交际,但是也有不少的人沉迷于电脑的虚幻世界,甚至对于现实世界产生了一种厌恶感,这样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而且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网络新生代难免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互联网的影响,长时间的沉浸于网络世界之中,会导致在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做出判断之际,需要从网上寻找答案。以学生为例,学习作业与其问老师不如搜百度;而日常聊天的内容多是从网络获取的自身感兴趣的相关信息等。然而从宏观层面来看,网络对于他们的“三观”——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将从涵化理论来分析网络新生代“三观”的形成。

世界观的形成。当长期处于网络虚拟世界,必然会受到网络潜移默化、长期的影响。网络新生代的世界观已不是对于真实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而是对网络世界的。他们将网络上的所见所闻视为“现实世界”所存在的。

人生观,作为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网络新生代的人生观形成与其所接触网络信息及网络群体息息相关。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网络新生代的一切选择与判断都源自于网络,寻找其所需的参照对象来进行判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答题练习(十)新闻传播学基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nf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