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骗局

作者: 姓名 | 来源:发表于2015-10-31 10:02 被阅读835次

    一直以来,中国就是个人云亦云特别严重的地方。一方面借以爱国之名极力排斥着各种西方和日本的文化或科技,一有不对的风吹草动便开始鼓吹强国论;另一方面,他们对于某些从旧社会变革延续下来的事物又极端地进行诋毁和嫌恶,为此恨不得完全效仿他们,这样的黑锅自然就被一直扮演着炮灰角色的政府给领走了。而这其中,矛盾最大的就是所谓的“素质教育”。

    由科举制度演化而来的应试教育自某些国人开门出去溜了一圈回来之后,便毫无疑问地背上了落后、愚昧的骂名。无外乎其他,因为他们觉得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在当今世界的顶尖科学界居然毫无话语权是一件极不科学的事情。再加上人教版教材把“三个小板凳”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课文深深地植入了每个受这个教材教育的中国小学生的脑海里,于是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都逐渐意识到了“我们国家为什么没有‘爱因斯坦’;我们国家为什么没有‘爱迪生’”这种即使你问当事人他们都回答不出的问题,那么这一定是我们的教育出了毛病。

    于是应试教育在某一时段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家长骂其落后;学生嫌其业重。紧接着,教育界在骂声不断的背景下寻求改革,当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自己也是父母,似乎他们自己也认同了应试教育的弊端。这个泯灭孩子天性,扼杀孩子创造力,导致让一个小小的孩子背着一个自己半人大的书包每天往返上学的教育方式让社会一片圣母心泛滥,纷纷推崇起素质教育,西化教育,减负教育。

    以商业运营为目的的各种培训班以及各种所谓的野生教育专家们首先嗅到了家长的这种心理。于是开始鼓吹精英化教学,小班化教学。不容否认,于单位家庭来说至少在教育质量上这确实是一件略优于应试教育的事,而现在的家长也开始重视孩子的天性,愿意孩子喜欢什么就读什么,这算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中国现在整体的教育环境来说,却是一个慢慢变深的陷阱。

    不知道各位家长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小孩从小就被送入各种兴趣班培训,从小便需要比以前更多的教学工具,虽然义务教育学费已经被免了,但是各种学杂费却越来越高。而虚荣极小的父母,也开始为了孩子之间的攀比投入整个家庭大部分的资源。

    在西式素质教育中(只取标准,各国之间的略微差异和公、私学校之间的不同略过,本文以中国家长眼中的素质教育为讨论目的),学校更重视的是“品德考评”和“社会活动”,这与应试教育的“应试成绩”似乎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光是听着就让人觉得高下立判。但是对于整个大环境而言,“品德考评”和“社会活动”是两项完全由家庭经济条件所堆出来的成绩,也就是相当于如今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全部都是由父母的金钱所堆砌而来。有钱人家的孩子自然可以得到更高的分数,而父母经济能力不那么宽裕的学生却不得不面对经济上的窘境而放弃这两门的分数。

    试想,应试教育大家比拼的都是“书”,这对于大多数人都可以承受,你年收入十万的家庭和年收入三万的家庭可以说并没有多少大的差距。而当这一切转换为素质教育的时候,父母的金钱却要被分散到各种“兴趣上”,结果就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分数高,没钱人家的孩子分数低。而经济是一个固定循环的事情,大多数数据分析表示,穷人会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再加上教育上的贫富差距,这就会让穷人的孩子几乎很少有出头之日,这也是为什么欧美顶级名校极少见到家庭贫困的学生,而我国的北大清华却有着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农村学子的原因。

    这能得出一个怎么样的结论呢?无数父母口口声声叫着的“素质教育”,会慢慢把原本更加公平的应试教育变成精英教育,也就是“金钱教育”,而事实上有钱人多数把孩子送到了海外就学。而叫嚣教育变革的这些父母却要把原本对自己有利的教育环境变革成对自己来说是个弊端的教育模式,这无疑是一件本末倒置的事情。

    当然,如果你家也有孩子的话,相信你已经意识到随着素质教育的加紧发展,培养一个孩子的费用已经越来越高。而这,往更深一步的思考,它已经影响了你要不要二胎或者三胎的决定,当然,关于计划生育,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思考,本文就不做分析了。

    有些时候,一个更加公平的教育环境,对于人口众多,贫富差距巨大的中国来说,尤其来的重要。而这个重要性,显然被所有人低估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维C银翘片c:唉....有心无力,你能明白吗。从过去两年,中国K12在线交易和从美国引进的STEAM素质教育,在中国生产了大量的创业公司。我们先来聊一下第一个K12在线教育:我一直是不看好的,我承认教育市场蛋糕很大,而且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是个蓝海.But,互联网K12只是将线下的授课搬到了线上,进行碎片化时间学习。可是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K12的受众是不到18岁的孩子,1周7天孩子平时除去正常在校时间,剩下时间本就不多,你不让孩子的天性有一点点玩乐,压抑孩子,即使不报任何兴趣培养班,然后面对电脑,跟着课程去学习。可以学习一天,两天,一月,半年,1年,有多少孩子能坚持下来。不要说一个孩子,一个成人,能有几个做到的。这就是人性的惰性、毅力、意志力、坚持、很多精神层面的。市场痛点是在的,不过现在市场主打的概念根本没有解决根本痛点与问题
        再来谈第二点中国的素质教育:我从几年前大学时,曾经就在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学到的东西和社会的、企业的对接,没有比较契合的衔接点,总是百无一用是书生。我曾经就在思考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当时限于年龄、眼界、知识面的限制,没有得到答案。现在,我大概明白了,这不是大学的问题,准确的来说,是中国的问题,是K12+collage的结合问题。从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到现在,历经30多年,曾经为中国的人才培养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But,到了现在,每一天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前进、日新月异暴露出应试教育的弊端越来越严重,但是它依然是中国人才选拔最主要的手段。But,我们从目标导向来说,父母让孩子受教育考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找到好工作,赢取百富美,拿高薪,走向人生巅峰。But,现实如何呢:现在名校生的工作也不是那么好找,逐年都在增加的几百万毕业生就业率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积患,加上近年国家经济增速放缓,通货膨胀,支出生活成本逐年增加,收入却得不到同比增长,其实也怪不得老板,员工日子难过,有些老板和企业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也没有几家日子好过的。这些问题都会加重就业率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早晚有天会引发重大问题。目前,几乎大部分的公司,在招应届生和工作经验不多的刚出校门的孩子,几乎都会关注孩子的个人素质与潜力、工匠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可是这些品质只能出现在为数不多的非常少的孩子身上,所以有时就会看到,有些名校生找不到好工作,非名校生却凭借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毕业就拿到高薪offer,一切一切的问题本质就是教育,准确的说是素质教育。
        目前,中国的素质教育,五花八门,打着什么旗号的都有,什么游学夏令营了,其实就是放养免费景点旅游,没有学。什么兴趣班了,其实就是才艺班。什么体验式户外拓展了,说白了就是变相玩。真是令人不敢苟同,为了圈钱什么都干的出来。
        然后,现在从美国引进的STEAM概念,缠身了大量的机器人教育公司,说是培养孩子的编程、实践能力。我持保留意见,我觉得终端孩子学到的东西有限,不具有改变性,实际意义不赞同。
        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是从孩子的品质、内心、本质出发,通向气质、魅力、个人价值观、世界观、品质的塑造以及学习能力的养成的一个过程。有一点点哲学的感觉,但是一定是先共鸣孩子的内心,产生影响力,在产生动力,进而实现改变,在实现自身脱变,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与当前的应试教育相结合,便可无往而不利。我们千万不要试图去颠覆、挑战传统应试教育,那是教育部的事,我们是民营创业者,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上,在民间,创新新的教育模式,与之并不冲突,也许矛盾,但一定并立、统一,目标一致。
      • ed06e4e9b63f: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首先,完全的公平不可能存在,制度也无法让所有人满意。教育制度怎么改都会引起吐槽,只是让更多人满意的教育制度还没发现。相比之下,现在的教育制度还算比较符合国情的了,虽然也有不少缺点。
        教育和医疗的制度在中国被骂的最凶。他们都有相同之处,就是无法从消费中获得最直观的收益,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收益是不确定的,于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或收益与投入不成比例的人就会把损失归咎于制度等硬性问题上。这是不可取的。
        对于自身,我个人看法是与其抱怨客观条件,不如去适应社会的规则,并为己所利用。社会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能靠单纯的因果关系去理解。
      • 文艺伪青年:今天的教育就像妇女缠足,父母总是没完没了的给女儿裹脚,希望长大后有个好前程,或者找个好门户,可缠着缠着,全国就解放了,
      • LostAbaddon:这是一个评价标准单元化还是多元化的问题,而且这里潜藏的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对于多重评价标准中两个有差异的个体的取舍标准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单元评价体系中,表现为如何将多重评价标准通过一个唯一的标准体现出来,比如说“德智体美劳”如何通过一个高考分数来给予评价?这显然存在大量的信息丢失。
        但,同样的,即便是多元评价标准也依然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个孩子考试分数高,另一个孩子社区活动能力强,那么到底选谁?这还是有一个选择标准,只不过和单元评价不同的是,中间那些被隐藏的细节现在“看上去”都摊在了大家的面前。
        于是,到头来,我们发现,无论是单元评价体系还是多元评价体系,最终都可以找到一个明确的评判标准。
        而,只要有标准,只要是人,就都会想尽办法来钻这个标准的空子,而所有体系所有标准,只要足够复杂,就肯定有空子,问题便自然出现了。

        因此,这个问题本身基本上来说无论采用单元还是多元评价都是不可能规避的,能考虑优化的,大约也只有如何将体系可能带来的“不平等”给尽可能平等化了——但,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可能有解。

      本文标题:素质教育的骗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nf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