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读《道德经》十七章太上

作者: 高琳旭 | 来源:发表于2018-05-13 23:58 被阅读27次

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歪读

太上,下知有之。

太上,至高无上的意思,我们今天多指“太上老君”,也就是老子。不过老子没有那么自恋,这里当不是说自己。另外有皇帝老汉儿的意思,如我们熟知的“太上皇”,不过老子那会儿还没有皇帝,更何论太上皇了。
太上,这里应该是太古在上之君的意思,指的是伏羲,神农,黄帝等三皇五帝为代表的原始部落头头。老子是崇古一派,认为那个时候君王都是牛逼的,完全是无为而治,也就是啥都不干,老百姓只知道自己有这么一个老大,不用见面,没有政令,自然就天下大治了。《易经》有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大概就这个意思了。

当然,真正的无为肯定不行的,啥都不干那叫不作为,肯定会天下大乱的。“无为”实际是一种分权思想,领导人精力有限,不能事事亲力亲为,需要做的是制定好规则,把握方向,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成为一个“翘脚掌柜”。 歪读《道德经》十七章太上

其次,亲而誉之。

二等领导呢,老百姓亲近他,尊敬他,交口称赞他。如唐宗宋祖,治理天下还是很有一手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国富民强,不像“太上”那么玄幻,而是看得见,实实在在的,这估计已经是对现实领导的最高赞誉了。 歪读《道德经》十七章太上

其次,畏之。

三等领导,老百姓害怕他,这一般是进行暴力以及威权统治的首脑,这样的统治者一般个人权威都比较重,如始皇帝,隋炀帝,朱元璋,希特勒,领导下的国家也如烈火烹油,短期爆发出强大的能量,不过很难长久,当然历史条件不同,结局也不尽相同。 歪读《道德经》十七章太上

其次,侮之。

四等领导就比较悲催了,下面人都轻视他。一点没有个人权威,讲话不管用,出事还背锅,一般都是自己爱作的,如周幽王,以及被手下架空的领导,如秦二世,光绪帝等。 歪读《道德经》十七章太上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当个人信用不足的时候,人民也就不相信他了。信誉的问题,老子前面也讲过,第八章上善若水就说过圣人需要“言善信”,此不赘言。


歪读《道德经》十七章太上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这个是对“太上”治下而言。“太上”看起来悠闲自得,不随便发号施令,等到天下大治的时候,反而没有多大存在感,老百姓会感觉,有你娃不多,无你娃不少,我们自然就干好了。

实在是无名英雄。 歪读《道德经》十七章太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歪读《道德经》十七章太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xl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