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书评报告

作者: 邀鲸 | 来源:发表于2018-05-16 18:14 被阅读102次

    为彼得大帝颜值疯狂打卡

    写在前面:《丝绸之路》一定是我写过最多篇总结的书了,前几次概述了前五章宗教割据的时代,后又写过一篇大航海。本书真是信息量巨大,一句废话都没有。想全方位细致的了解中东史的小伙伴可能还要二刷或三刷(可有正对性的部分章节刷)。

    终于彻底将本书看完,就不再重复之前提过的内容,从全书出发记录一下阅读所得。


    提起《丝绸之路》估计大部分人都会准确的将其与经济、交通等关键词相关联,诚然,丝绸之路是串联起亚洲的经济纽带,但以彼得 弗兰科潘的视角看去,丝绸之路不光是经商贸易的交通网络,是宗教文明集合交汇的动脉,是大国间的博弈舞台,更是全世界都在觊觎的能源命脉。

    彼得大帝在第一章便旗帜鲜明的反欧洲中心论,将世界的舞台延展到中东地区,不仅填补了人们对中东文明的知识空白,更用本书打开了读者的新视角。

    他认为,欧洲没有一个民族国家能够独立说明自身的历史问题,所有的历史现象应该放到更为广阔的范围内比较和考察。第二种是我吗常说的非英雄史观,即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从人民的角度讲述历史(“全民说”)会比领袖史和英雄史呈现跟多的视角。


    在本书中,彼得以民族或宗教为单位基础,梳理描绘当代的社会背景以及政治格局。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时间跨度如此巨大的历史类题材中,彼得依旧保持了“多线程”史观,英、美、德、俄等多国多线齐头并进,最终将千头万绪拧成一股紧紧围绕丝绸之路的世界史。从4000年前的“丝绸之路创建”到“宗教之路”,从“美国的丝绸之路”到世纪之交的“悲剧之路”,整整25五条路,整整25个章节贯穿古今。

    最令我影响深刻的莫过于对以色列、伊朗两国战争的描述。美、俄对中东地下资源的窥探使得他们向这两个国家伸出魔爪,不断在异国的舞台上上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明争暗斗。经过西方世界摆布的以、伊两国战争频发,庞大的地下石油储备非但没有为他们带来巨额财富,反而几乎成为了海峡两边大国的附属之国。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丝绸之路的便利、资源丰富使得中东地区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如履薄冰。

    本书还阐述了中东恐怖主义的发家史,谁也想不到美国资助的反俄游击队是本 拉登亮相台前的第一级阶梯。我们对塔利班、基地、911事件耳熟能详,却没多少人知道这一切的恩怨纠结,极端反西方宗教情绪是从何而起。美国向阿拉伯世界伸出搅弄风云的触手,却没想到激起了穆斯林教徒对其操纵祖国的帝国主义行为的愤怒。他们以十字军东征的亚洲全盛时期为精神领袖,借用一次又一次的恐怖袭击向西方世界挑衅、抗争,然而他们被热血冲昏,被极端宗教头目欺骗的头脑没有看到,他们杀死的不过是无辜的平民,妇女以及儿童。

    而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挫折和艰难、挑战和问题,似乎都是一个新世界在诞生过程中的分娩阵痛。当我们在思考下一个威胁来自何方,思考如何应对宗教极端主义,如何与那些无视国际法的国家谈判,如何与那些常常被我们忽视的民族、文化以及宗教建立各种联系的同时,亚洲屋脊上的交流网络正被悄然编织在一起,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被重新建立起来。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终于能够理解亚洲共荣所表达的意义,一带一路并不是又红又专的面子工程,而是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在国际社会中下的一步重棋。《丝绸之路》给予我们极尽详细的材料,一个超脱国籍的上帝视角来审视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竞争与博弈。

    简宝玉日更打卡第26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丝绸之路》书评报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cm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