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旅途一世尘缘IT管理实践
高维度思考帮你面对人生焦虑

高维度思考帮你面对人生焦虑

作者: 墨冰酱 | 来源:发表于2018-08-21 21:44 被阅读30次

最近有段视频采访了从5岁到70岁的人,人生最焦虑的事是什么?10岁的人觉得考试没考好是件大事;25岁的人觉得决定自己的未来的方向;站在25岁的角度看,考试没考好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有拖延症的人和行动力强的人思维的高度也不同,有拖延症的人,只站在“现在”这个维度看眼前的享乐,看不到未来,而行动力强的人,站在“未来”的角度看现在,想着现在完成这件事,未来能得到的好处;

人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不知道自己位置,也不知道自己的方向,而站在更高的维度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从原来的角度破局而出;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去才能站在较高的维度思考问题呢?《高维度思考法》这本书给了我们指引;

这本书作者细谷功,企业咨询师,日本Zacatii咨询公司董事,曾今进入著名的安永(Ernst & Young)咨询公司公司工作,大家知道做企业咨询的人非常擅长思考,著名的金字塔原理便是出自咨询公司的工作方法;

《高维度思考法》这本书主要讲了四个内容:

1.已有的知识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会造成困扰

2.觉察到无知是提升思维高度的第一步

3.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不同

4.几种提高思考维度的方法

一.已有的知识会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带来困扰

人类普遍的处理问题的流程: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是指:在空白状态下定义问题的框架,这时候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比如从一无所有开始的的创意和企划就是这个阶段

定义问题:圈定问题边界,形成了封闭的体系

解决问题是指:在已经确定的框架内最优化,比如把企划落实到具体计划上的执行

人类为了使问题容易解决,在定义问题的时候划定界限,同时固定了看问题的角度,界限内的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系统,这样的方式在短期内非常的有效,很容易迅速发展;

但是有两个事实是不容忽视的:

a.知识是会变化的,事实会随着时间变化,而解释仍然是旧的,当解释偏离事实的时候,就产生了问题。

b.已有的固定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定式等,这些都是日积月累而来的,如果要一下放弃自己的积累,心理上是非常抵触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有的固定解释与事实发生偏离,会出现新的问题,原有的已经不合适,时候就需要用发现问题时的思维重新看待,而已有的知识也在前瞻的时候可能会变成累赘;

人类的历史,企业管理,个人的思维都在这个困局之内

该怎么破局呢?作者给出了答案;

二.觉察到无知是提升思维高度的第一步

1.知识和无知的分类

知识,就是事实和解释的集合体,解释包括范围和维度

麻雀以谷物为食,是一种的害虫;麻雀吃谷子就是事实,麻雀是害虫就是就是解释,

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而解释是人类为了理解事物而发明的,很多情况下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维度,在农民看来,麻雀影响了收成,自然有害;在生物学家看来,麻雀可以维持生态平衡的,是一种益虫

就算有相同的思考角度,看到的范围也是不同的;对于一个名牌包,可能经常接触的人会觉得它很实惠,对于不常接触的人,就觉得“即使打折也很贵”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把无知结构化:事实的无知(不知道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范围的无知(不知道所能看到的范围有限),维度的无知(不知道看待事情的角度);

2.没有觉察到的无知

从个人意识的角度来看无知,有两种:一种是你觉察到的无知,一种是你没有觉察到的无知;

后面一种影响更大,很多人觉察不到自己总是站在固定的角度和层次里看待事物;

3..面对无知的态度

苏格拉底曾说过:我之所以比别人聪明,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无知;

德鲁克说:你必须经常以无知的状态去处理问题,而不能用老经验产生的套路去处理问题,因为你自以为拥有的知识经常是错的。重要的是要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做;

这两种面对无知的态度,觉察自己的无知,以空杯心态去处理问题,也是发现问题时所需要的心态;

意识到无知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已知的有限,如果局限在其中思考,只能解决片面的,表层的问题;在拥有更高维度的思维之前,我们虽然看不到高维度里是什么样子,但至少我们意识到那里是有更广阔的世界的,这是获得进步的基础。提升思维格局的第一步就是觉察到自己的无知;

三.发现问题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不同

发现问题的阶段,思维就是从“无知”开始思考,不带预判的去思考“根本问题‘是什么;这个时候就相当于公司创业阶段,是没有积累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一无所有,需要自己主动考虑多个共同指标,一切都是非定性的,依赖个人的创造力;

而解决问题的阶段,思维就是在已知的框架内最优化;相当于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人力财力物力已经有了量的增加,有共同指标,标准化,组织远比个人重要,在框架内做到最优化是目标;

作者以可以三维空间跳来跳去的蝈蝈比喻发现型思维,以在二维平面上的蚂蚁比喻解决型思维;说明了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

1.流量和存量

蝈蝈是狩猎型思维,重视“流量”,使用用完之后抛到一边也没关系

蚂蚁是农耕型思维,重视存储,过去积累的,怎样最大限度内使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根据自己的常识和判断基准给事物划线,固定的看待问题的视角,像蚂蚁一些在二维爬来爬去;

2.开放的体系和封闭的体系

蝈蝈从未知开始思考,原样不动的看待所有事物,边框是不存在的,如果解释不通,就会配合事实创造新的解释,动态的看解释;比如开国的革新者,通常才会不拘一格降人才

蚂蚁思考的范围是封闭的体系,只在它活动的圆圈内,重视中心,通过划线区分对方和己方,以己方为中心思考事物,否定排除并规制对方,二选一,认为事情非黑即白

3.变化的维度和固定的维度

蝈蝈有多个看待问题的角度,可以跳跃,在二维和三维之间来回;

蚂蚁看待事物是固定维度,拿固定解释去看待事实,拿事实去配合解释,静态的看解释选择性看到,如果事情进展不顺利就会责怪问题定义的不对,因为没有立体的概念;

蚂蚁和蝈蝈的思维方式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只是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思维,比如你在自己的擅长的领域是蚂蚁,而到了其他领域是你的思维就是蝈蝈;

四.提升思考维度的几种方法

下面作者提供了几种提升思维方式的方法:

1.抽象化,类推

a.抽象化就是从一堆事物中提取特征并概括

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就是从具体的事物升至抽象,再落回具体,需要的是不带预判和偏见的观察事物原本的的样子,并把它抽象画成一个概念的能力,抽象化划线之后,就是具体的实现和执行步骤;

这就像蝈蝈在平面范围内找不到食物,它就跳起来看,远处100m的地方有食物,再跳回到平面去找食物

b.类推:就是把相距遥远的事物联系起来寻找共同点,比如魔术贴的发明是由苍耳想到的

寻找那些在具体的角度上看起来没什么不同,但是在抽象角度上看起来相同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表面上不同,结构上类似

2.利用“轴”(思考的视角来思考)

一说到“轴”大部分人想到的是数学里的x,y轴,这是一种数字轴,长度,重量等都是这种;

第二种是定性的对立轴,比如左右,时间管理四象限的重要与不重要

第三种是框架型,比如营销领域的4p(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原理

对立型和框架型都是是指要思考的角度,观察相对具体概念时,所用的抽象的视角,解释的方向性;

3.多问几个why

多问几个为什么能够迫近本质,重新定义更好的问题

举个例子,一位女士计划每天打两份工

为什么要每天打两份工?因为这样工作成果会提高

为什么需要提高工作成果?因为想赚更多的钱

为什么要赚更多的钱?那样我就能够买很多东西了

为什么要买很多东西呢?那样我的家人就会过得很开心

为什么家人过的很开心对你很重要呢?那样我会觉得我尽了责任

这样的问法就可以让自己站到更高的层次去看问题,如果站在下面往上看,当时可能会全力以赴,但也会觉得很辛苦,可是从上往下看,就会发现现在正在努力做的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家人过的开心”并不一定要“买很多东西”,更不一定“要赚很多钱”,而“尽责任”包括的远远超过“买很多东西”

在很多时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高维度思考法》中的方法就是你的直升机,让你既能在高处看,也能在低处看,清楚自己的布局,知道自己每一刻在做什么,能起到什么作用,做真正的掌舵手。

相关文章

  • 高维度思考帮你面对人生焦虑

    最近有段视频采访了从5岁到70岁的人,人生最焦虑的事是什么?10岁的人觉得考试没考好是件大事;25岁的人觉得决定自...

  • 成为职场MVP(L1):职业生涯"三阶段"攻

    李欣频说,高维度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维度高的人能看到生命的多种可能性,开启多种人生版本。 我们为什么会焦虑,因为我们...

  • 读书日系列活动

    如何面对多元的世界下的焦虑和空虚?探索“成功焦虑”与“人生赢家”的迷思。什么是自我?自我的时间维度,本能与理性,马...

  • 高维度思考法

    今日书籍推荐: 《高维度思考法》一直在解决问题的人,永远不可能发现问题。 理解“发现问题的思路”,意识到“无知、未...

  • 高维度思考法

    【标题】思维要存量,还是流量? 【字数】600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本书书的名字叫高维度思考法,作者细谷功。 这本书很...

  • 若秋《深度说服》读书笔记及感悟

    关于本书 第一章:思考术帮你在大脑里搭个脚手架 黄执中:学立论,帮你面对人生的两难 学辩论,或者说学立论,有什么用...

  • Android 稳定性优化

    1. 如何提升App的稳定性 Crash维度 性能维度 业务高可用维度 重在预防、监控必不可少。 思考更深一层、重...

  • 九. Android 稳定性优化

    1. 如何提升App的稳定性 Crash维度性能维度业务高可用维度 重在预防、监控必不可少。思考更深一层、重视隐含...

  • 初读《高维度思考法》

    感觉还没想透彻,先存着。 高维度思考法前言PART Ⅰ “知”与“无知、未知”阐明其结构1.1 “未知的未知”这一...

  • No.191《高维度思考法》

    核心书摘 《高维度思考法》是一本教读者从固有的解决问题思维模式进化到发现问题思维模式的实用指南。为了方便理解,作者...

网友评论

  • 2e0381b158e7:收藏后细细品味了一下,很好,很有启发,点赞
    墨冰酱:@糊里糊涂吧 谢谢
  • 只在半夜飞:太深奥了,看不懂
    墨冰酱:@Eason_Bao 看不懂很正常,原书写的比这个还复杂,一般人看不下去,这个是已经整理过逻辑的,需要有一定的思考经验;
  • 岷棠:层层剖析,细思极恐,“盲从”和“盲目”都需要停下来了。
  • 牛犁:说的真好:+1:
    墨冰酱:@牛犁 谢谢,其实我觉得这篇文章很多人不细读看不懂的,但是能有所收获就是好的。

本文标题:高维度思考帮你面对人生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ds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