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戒掉打骂吼,这要分两种情况来讲。
第一种,父母没有意识到打骂吼的负面影响,所以不觉得自己需要改变,需要成长。
第二种,父母已经意识到打骂吼的负面影响,但不知道怎么能改变,怎么成长。
里面涉及的内容挺多,听我慢慢说。
先说第一种,父母可能会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深信不疑的观念:
一、自己小时候也是被父母打大的,过去的年代,很多孩子也都是这么过来的,有啥问题,这不就是父母在管教孩子,教育孩子吗,小树不修不成材,这是帮孩子成材呢。
对于这个观念,一方面,当年被打的孩子关闭了自己的感官,忘记了自己当时的感受是啥了。人容易回避痛苦,过去的痛苦太沉重,太可怕了,所以选择忘记,忽略,或者用头脑告诉自己,那都是父母为了自己好,父母的做法没问题。
另一方面,接触到的样本太少,自己觉得没问题,就觉得应该是这样,所有人都应该觉得没问题。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服务过很多来访者,以及带领团体疗愈,有机会听过很多人的故事,了解到那些被父母打骂吼长大的孩子,内心留下的创伤,以及给生活带来的影响,这些影响都是真实存在的,当然,也是不容易被承认和了解的。
我们的文化是,家丑不可外扬,所以,如果不是在特定的团体里,你还真没机会听到这么私密的,沉重的伤痛故事。
我自己也有类似的经验,小时候,我妈妈打过我,多数是掐。那个感觉真的很疼,所以我很害怕被掐,从而变成了,我害怕我妈。被打的委屈和害怕其实一直隐藏在身体里,让我跟我妈没办法亲近,即便成年,还是挺害怕她的,总感觉有距离。
直到学习了心理学,经历了自我疗愈,那些伤痛才释放掉,改善了跟我妈的关系,变得很亲近,很贴心。
我妈在六十岁左右,开始反思自己当年对我和我妹妹的教育方式,经常看西瓜视频,抖音上面的一些教育主题的内容。
突然有一天,我妈对我说,当年,我真不应该打你。其实呀,当年生活压力大,婆媳关系还不好,经常吵架,就没有好心情教育孩子。我打你,其实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
我真佩服我妈,能有这样深刻的认识,发自内心的反思,是最珍贵的。
其实,那些委屈和害怕释放掉之后,我才真正感受到我妈给我的好多好多的爱。
所以,对于那些被打骂吼的孩子来说,很可能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因为内心积压的很多感受没有被释放。
情绪过不去,再好的爱也出不来。

二、打骂吼很管用,好好说孩子不听呀,你吼他,他就听话啦。比如,孩子一直看电视,就是不去写作业,你吼一嗓子,凶一凶他,真写呀。
我想说,这只是表面上的管用,孩子其实是口服心不服。或者,口不服,心不服,只是不得不去写,因为害怕被打,害怕被吼,出于自我保护,选择了配合你。
小时候管用,大了就不好使了。要不为啥很多青春期孩子离家出走的,自伤自残的,真是不想再委屈自己,勉强自己了,即便用伤害自己的方式表示抗议,也要坚持到底。
很多父母可能不理解,为啥以前听话懂事的孩子,到了五六年级,初中,高中,跟变了个人似的,顶嘴,对着干,反抗意识这么强呢。往往这个时候父母开始着急了,担心了,觉得哪里不对劲。其实,不对劲的种子一直都在,并且,在逐渐长大。
而且,看上去管用的办法,其实并没有真正帮助到孩子。孩子为啥不愿意写作业,为啥没有主动性,你都不知道,不了解呀。可能是他在学校遇到啥麻烦事儿,闹心事儿了。可能是学习上遇到困难了,题目太难。
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得到有效的帮助,那么,随着难度的增加,孩子就越来越吃力了。那些到了初中觉得跟不上,不想学的孩子,不是一天两天突然遇到这个情况的,也是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
所以,这个管用是假象。不仅破坏关系,让孩子跟你不再亲近,还无法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不能有效地支持孩子。
有必要去问问自己,养孩子的初心是什么,是传宗接待吗?是让他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吗?
还记得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面对他的心态吗?那时候,觉得他太可爱了,哪里都好,无条件地满足他的需要。满眼都是爱,心里都是爱。
养育如果能回到最初的样子,只是好好去爱孩子,能唤醒这个部分,就是成长和改变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