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星生下来就是不安分的孩子,还几个月时在床上双脚像波浪鼓似的上下摆动;别人家一个人带孩子不仅能让孩子吃好饭,大人也一顿不落下,还能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而这小家伙是两个人全职带孩子,大人还只能凑合一顿饭!就说吃饭的问题吧,从吃辅食开始,爷爷奶奶就是一口一口喂,恨不得自己嚼烂了再给她,还得一个人喂,一个人在旁边“表演节目”,否则就大哭大闹,拒绝吃饭!
在爷爷奶奶眼里,这就是接纳,接纳就是孩子天生顽皮,需要完全顺从孩子,创造条件也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
当然他们也不是所有事情都接纳,比如:孩子敏感期总吃手,他们不接纳,因为嫌脏;孩子想去滑梯那里跟其他人一起玩,他们不接纳,因为觉得怕被其它孩子欺负;早教班上,用手涂抹颜料来画画时,他们不接受,因为担心颜料洗不掉。孩子不想上幼儿园,他们会觉得上学的事必须去,即使大哭大叫也要抱着走。
这些都被妈妈看在眼里。妈妈一个人带孩子时,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吃饭,鼓励孩子到人群中去和小朋友一起玩,鼓励自己动手画手指画……孩子哭闹不去幼儿园时,妈妈会蹲下来问宝贝,是哪里不舒服吗?还是什么原因呢?先去理解孩子的情绪。
这样截然不同的养育场景在千万的家庭中并不少见。
在《P.E.T父母效能训练》书中提到,每个家庭人成员对孩子的接纳程度是不一样的。父母和老人对育儿的认知不同,根本导致了接纳孩子的行为有不同。
当然,还有父母对孩子的接纳程度也视其个性而定。有些父母天生容忍能力非常强,他们会对孩子产生包容和接纳的感情。
书中将孩子的行为分为了可接纳行为和不可接纳行为,不同养育人会对这两个行为的线是不一样的。可接纳行为和不可接纳行为的分割线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上下移动,因素有很多方面,除了认知,还包括父母的心情、父母和孩子所处情况的不同等。当家长由于睡眠不足而疲惫不堪、头痛欲裂,或者心情急躁易怒的时候,孩子的许多行为会使他感到心烦。
在我家孩子中,我就比孩子爸爸对孩子的可接纳容纳度要高。记得有一次孩子晚上翻来翻去睡不着,要求我抱着睡,爸爸坚决不同意,跟她说就是不能抱着睡,他是担心以后就养成抱着睡的习惯。结果就是孩子一听哭的更厉害了。
我抱着孩子,问她是不是觉得睡不着觉很不舒服啊,很难受,她的哭声小一点了,我就继续共情,妈妈也有睡不着觉的时候,我就数羊或者听我妈妈讲故事,你要不要试试。这时,她的哭声就很小了,然后我轻轻的拍着她,轻唱平时哄着她的小曲,她就主动要求躺下睡了。
了解了父母对待孩子同一行为为什么有不同的反应时,是不是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