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因为生命中经历了一些痛苦的选择,再加上生命中新一年的开始,忽然重新对生命以及为什么活着,有了一些思考,恰巧在这个时候了解到这本书,就马上买来看。
本书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身为犹太人,曾在“二战”期间被关进纳粹德国的死亡集中营,其父母、妻子与兄弟都死于纳粹魔掌,只剩下一个妹妹。他本人也饱受凌辱,历尽酷刑,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他在《活出生命的意义》的前半部分,论述了自己的在集中营里的恐怖遭遇,在地狱般苦难与困境中,在几乎毫无生还希望的绝境里,依然坚信生命的意义,并保有活着的希望。此种境遇与感悟,确实能够让读者震撼,而他的心理学家的身份,能够很好地将这种意义的发现总结、论述,并应用到他开创的“意义疗法”上,来帮助成千上万在生活中失去信心而引发心理疾病的人们,而这正是本书第二部分的实践论述。
这本书触动到我的地方:
一、弗兰克尔关注的并非多数人丧生的原因,而是为什么有人能够幸免于难。
在这本书中,他很少谈及自己在集中营里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苦难与摧残,而是更多地谈论那些让人坚持坚强的活下去的勇气,“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他很欣赏尼采说的这句话,并在书中多次引用,他对那些放弃对未来的渴望而放弃生命的囚友嗤之以鼻,因为这些人死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食物或药物的匮乏,而是因为缺乏对未来的渴望和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弗兰克尔则不同,他心中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自己的妻子,内心充满了思念,因而怀着强烈的求生欲望,期盼有朝一日能够活着与爱妻重逢,他还不断梦想战后能到各地举办心理方面的专题讲座,其内容正与他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种种经历相关,可能会令人人们产生疑惑的是,在集中营里,显然并不是拥有强烈求生欲望的人,就一定能够活下来,有人由于身染恶疾,有人由于焚烧炉的吞噬,最终都难逃死亡的厄运,但弗兰克尔关注的并非多数人丧生的原因,而是为什么有人能够幸免于难。
他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可以跳脱自己的局限,不沉眠于:“为什么是我?,我怎么这么倒霉”、“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怎么去接纳,甚至文中还专门有一个章节讲到,集中营的文艺活动。
二、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重艰巨的使命。
弗兰克尔发现可能找寻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困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弗兰克指出“在苦难中一个人可能保持勇敢、自尊、无私,也可能为了自我保护在激烈的斗争中丧生丧失了人的尊严,而无异于低等动物”,他承认,在纳粹的集中营里,只有少数人,可以像前者那样活,“而且仅仅这样一个事例就足以证明,人的内在力量是可以改变其外在命运的”。
三、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心动。
在亚瑟米勒的剧本——《维希事件》中有一幕,讲的是某位中产阶级上层绅士向占领他所在城市的纳粹军官出示自己的各种荣誉证书,包括大学毕业证,杰出市民推荐信等等,纳粹军官问道:这就是你所有的东西吗?绅士点点头。纳粹军官立即将这些东西揉成一团,扔进了废纸篓,告诉他很好,现在你什么都没有了。于是,绅士彻底崩溃了,因为于他而言,做人的尊严依存于别人对自己的尊重,没有尊严,精神也随之崩溃。对此弗兰克尔会争辩说:“只要我们拥有自主选择如何应对处境的自由,我们就不会有所有”。
在本书的最后,弗兰克尔说出了他本人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曾思考过自己的生命的意义,在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在问自己,我觉得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享受我所有的社会角色:妈妈、妻子、女儿,教师、等等”、“追求自我价值最大化”、“通过分享自己的生命经历而影响别人的生命”也许这都是我认为的生命意义,也许都不是,但无论如何,很确定的是,我要为我的生命找到其意义,使我更好的活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