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活着”
少年细数在他眼里仍存活在这世上的人类。
如果有老年人,少年儿童哭着看望死亡的人,一定是因为不必哭诉而哭诉,逃避自然违背实情,忘掉了被禀赋的生命长短,古时候叫这是逃避自然的刑法。正该来时,应时而生;正该去时,顺理而死。安心适时而顺应变化,哀伤与欢乐的情绪,就不能侵入心中,古时候叫这为自然的解惑倒悬,也是造物主真正让我们以人类这个身份短暂活着的意义。
少年不再细数,他认可了这地方,他看到了真正理解人类生存的意义的人类。向远方望去,记忆里的世界,繁盛茂密的林耀朱绿。
少年离去了,带着欢喜。
停留的阵阵余香,使凋零的草木重生。
少年是和平的维护者,少年是法律的创造者。
那位名为青的少年,能从他眼里看到的,只有生命。
他没有凭借自己的意志制定法度,因为他知道这是欺骗人的做法,用法度绳之于社会以外的表象,改变不了那些被腐蚀的人啊。
人被禀赋成形体,跟着时代发生和本身不同的变化而等待形体耗尽,驰骋追逐于其中,而不能止步,这跟死了又有什么区别。
人的形体不断枯竭衰老,直到生命禁地,如果不被称作为死亡,又有什么更好的解释呢。
他回到了一个人的房间,悠闲的感受着生,即使稀少的不被察觉,可他们却永不停息,窗外的残阳温暖而不干燥。
即使失去了,可却幸福过,即使没落了,却依旧荣光满身。
门铃响后,另一位少年自己打开了门把,看向青。
这位主张悲观和犬儒主义的少年,十分理解青的行为,虽然身份异常特别,但表面和蔼可亲。
他们将自己从世俗价值和传统习俗中解放,变得自给自足,并且回归自然纯朴的生活。他们拒绝接受任何世俗的约定和价值观,例如金钱、权力和名利。他们批评世俗价值观,例如贪婪的行为,并认为这是人间苦难的来源。
干净的写字桌,烟灰缸里没有半点烟灰,放着一包整齐并未曾打开过的南京——大观园。
这种东西对青来说无非是用来代替吸气,使得自己获得更加舒适的环境。香气柔顺,口感淡雅,忘记了世间的悲,心无杂气,余味清静。
这怎么是掩盖自己的本性呢,这是把自己的本性外露出来。
少年看到青的生,心中反而没有产生悲观和消极。看到了青的生,又怎么会看不到万物的生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谁又能清晰的感受到意义中的意义。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又有什么意义。
青的德行与万物合为一体,或许在曾经,世人会期望他来治理天下,可顺应着时代,他显得痴人说梦。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者,传道,授业,成就者也。
明者,穷理,境界,不一。
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
名师无形,却明师明理;内正光明,弟子正道光。
无光其忧,何明之有;恼气披寻,非师当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