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的区别:中医和西医的区别
观课前——
1.观察者需要向上课老师索要至少两样东西:教学设计和座次表。
从教材和学生的角度能够尽快确定观察点。
2.要确定进课堂观察什么,该观察点必须是明确的、可把握的 。(这样才能真正的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3.依据观察点,需要设计一张合逻辑 、合目的 、合好用的记录表,以便于收集数据。
这个观察点的设计很有学问。
4.核查设想上述要收集的数据是否具备可观察和可推论。
观课中——
5.观察者带着课堂观察工具或其它工具进入课堂,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在观课过程中集中精力收集(记录/拍照/录音)尽可能详尽、完整的观课信息。
观课后——
6.留点时间,围绕 ,对数据进行证据化的处理,以便形成有说服力的观点。
7.报告观察结果时,要考虑实际情况,如教师个人化特点和班情 ,不要作过度推论。
8.给上课老师提建议时,一定要考虑到 ,尽量少提别人努力了却无法完成的“要求”。
归纳一下重点:观课前要明确观察点和准备好记录表,观课中选好位置,全部收集信息,观课后写出报告,尽可能多的提出教师根据努力就能实现的建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