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好同时看了《绿皮书》《马可瓦多》《意大利制造》这三部电影/小说/电视剧,发现三者的时代背景都是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在中国,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带来了“黑色的十年”,那么在同一时期,国外又在经历着怎样的变化呢?这三部作品对那个时代的美国和意大利政治社会背景都反映得很深刻,因此在这里我想把这三部作品中我所看到的有趣的、值得思考的地方与大家分享。以下内容只是自己一点浅薄的见解,第一次写稿,有不足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教。
首先,《绿皮书》相信大部分人都很熟悉,这部电影于2018年11月开始在美国上映,斩获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影片三项大奖。
电影《绿皮书》海报片名《绿皮书》的灵感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种族隔离政策下所出版的一本专为黑人而设的旅行指南,书中写明了美国各州可为黑人提供服务的酒店、餐馆,如果黑人去了这本书中未曾提及的酒店或餐馆,则很有可能会遭受白人的歧视和羞辱,甚至暴力。越到南方,这种种族歧视现象便愈加明显。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60年代,美国的民权运动也在浩浩荡荡地上演(1963年,马丁·路德·金组织了超过二十五万的抗议者聚集在华盛顿特区进行游行示威,并在林肯纪念馆的台阶上发表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
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馆的台阶上发表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在这样的背景下,影片中著名的黑人钢琴家Shirley为了提升黑人地位,改善白人对黑人的刻板印象,毅然选择南下开展钢琴巡演。
临行前,他雇用了白人Tony作为自己的司机兼助理(“保镖”)。Tony其实是一位意大利裔美国人,在影片中,Shirley因为肤色遭遇警察的羞辱,在Tony与警察据理力争时,警察发现原来Tony是一位意大利人,于是说:“怪不得你会给黑人工作,因为你自己也是半个黑人!”,此时Tony终于忍不住一拳打在警察脸上,最终两人都被关进了警局。
这里提到的“半个黑人”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意大利地处南欧,与非洲仅隔地中海相望,在历史上意大利也与非洲羁绊颇深,尤其是意大利最南部的西西里岛,与非洲隔岸相望,因此南意人受非洲影响也相对更大,自身肤色也更偏棕黑色,发色也相对更深。
意大利与非洲另一个原因则是意大利历史上曾发生过的大规模移民潮。1861年意大利统一后,国内的社会经济仍然不发达,意大利国民开始了长期的、大规模的移民,而大部分意大利人移民的目的地就是美洲,数据显示,1869-1875年,每年平均移民12.3万人,而后随着美洲就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意大利移民数量甚至剧增到了1887-1900年的每年平均26.9万人,两战期间,受到战争影响,移民活动有所停滞,但二战后又迎来了第二次移民潮。可以说,移民是意大利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意大利院校教授政治历史课时绝对免不了提一提曾经那段疯狂的移民浪潮,因为它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在美洲工作的意大利人将大量的工资寄回在家留守的妻儿,这也为意大利60年代所创造的“经济奇迹”作出了贡献。
意大利移民浪潮刚开始,移民去美国的意大利人也曾受到歧视,他们被当地人称作“little Italy”(小意大利人),因此他们大部分人选择聚居在一起,他们的聚居区当时被称作“Italy town”(有点类似现在的唐人街)。
little Italy但从影片中Tony一家的情况来看,随着几代人在美国的发展以及意大利自身的经济发展,60年代的意大利裔美国人在美国的地位已经有了显著提高,也是当时“白人至上”主义中“白人”的一部分。然而,Tony作为一名“白人”,却仅因为替黑人工作便遭受了同样的羞辱,由此更加体现了当时种族歧视的程度之深。
《马可瓦多》则是意大利当代著名作家卡尔维诺所写的一本小说集,包含20多篇短篇小说,1963年首版,讲述的是工人马可瓦多生活中所发生的点滴故事,在平淡的生活中映射出时代的缩影。
刚刚我们提到,60年代的意大利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但迅猛的现代化步伐也对意大利社会、家庭和个人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60-70年代的意大利具有以下三点特征:高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如火如荼的共产主义运动、以及浩浩荡荡的女权运动。卡尔维诺的许多著作也正是诞生于这个不平凡的年代。事实上,卡尔维诺本身也曾经是一名共产党员,《马可瓦多》小说集中的很多故事当时就是发表在共产党报上。
《马可瓦多》的每一篇故事往往都令人忍俊不禁,但却又发人深省。主人公马可瓦多是一名搬运工,一名无产阶级工人,家中有6个孩子需要靠他那微薄的工资养活,因此他总是想方设法改善家中的生活:在《市区的蘑菇》一文中,马可瓦多偶然发现在他每天等公交车的地方有一堆蘑菇已经悄然生根,而这些不起眼的小蘑菇只有他一个人发现,是他一个人的秘密,如原文中提到的,“城市绚烂的霓虹灯、招摇的广告牌和精美的橱窗从未吸引过马可瓦多的注意,相反地,一片高挂在树枝上枯黄的叶子,一根缠悬在红瓦上的羽毛,他却不曾遗漏”。发现这个秘密后,他带着欣喜雀跃的心情期待着蘑菇的生长,连工作都心不在焉,想象着过几天就可以为自己的孩子们加餐一顿,然而在故事的结尾,所有吃过这些蘑菇的人都因为食物中毒进了医院——显然,生长在市区的蘑菇在汽车尾气、工厂污染的环境下已经不再是马可瓦多想象中那“自然而丰美”的蘑菇了。
而在另一篇短文《河流最蓝的地方》中,作者也再次反映了工业发展下的食品安全问题:马可瓦多每天都在报纸上读到关于食品安全的新闻,例如小鸡是用合成药剂来饲养的,这些药剂足以把吃过这些小鸡的人也变成小鸡;市场售卖的鲜鱼可能是一年前从冰岛捕上来的,商贩给它们的眼睛化上妆,让它们看起来好像是一天前刚刚捕捞的一样;人们所吃的橄榄油可能其实是老驴的脂肪……为了让家人吃到安全的食物,马可瓦多开始在城市中探索,他顺着城市的河流来到了郊外的丛林中,专挑那些少有人迹的路走,终于找到一处僻静的小池塘,池水看起来十分清澈,他兴奋地立马开始他的捕鱼行动,然而当他准备满载而归时,一名警卫叫住了他,跟他说这水流的上游是一家工厂,因此水流已经被严重污染了……在故事中,马可瓦多费尽心力所寻找到的蔚蓝河水竟然也是被污染的,由此可见当年城市建设、工业化发展所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影响。
而《马可瓦多》中所体现的问题此刻不也正在中国上演吗?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让我们不得不选择出国购买更安全的奶粉,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历经12年的发展,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竟再次出现因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事件,实在令人痛心!
同样的,地沟油的问题也已是老生常谈,但谁知道现在的小摊、火锅店和饭店里还有多少人在用地沟油呢?
再说到近来的疫情问题,2020年1月到3月,受到新冠病毒在国内的爆发影响,国内口罩供不应求,有许多工厂在春节期间便开工生产口罩,也有许多纺织品、汽车等其它行业的企业也投入到了口罩生产中,但又有多少人借此机会牟取私利,3M口罩被炒到200元一个,各大药店闻风积压库存以期高价售卖,又有多少厂家使用黑作坊生产不合格、不卫生的口罩,更有人捡拾废弃口罩,清洗后再次售卖……
2020年3月底,疫情开始在国外爆发,美国甩锅中国,在国际上制造“中国病毒”的说法,国外媒体甚至产生关于“中国制造有病毒”的言论,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曾有力反驳道:“请说这种话的人,不要戴中国制造的口罩,不要穿中国生产的防护服,不要用中国出口的呼吸机,以免染上病毒”,耿爽也因此收获了网友们的大量点赞。然而当后续国外开始大规模地采购中国口罩时,西班牙、荷兰等多个国家均陆续发出声明,称进口的许多口罩并不能达到欧洲标准,无法使用,对此外交部也曾回应称个别国家在中国所采购的供应商并不在此前商务部提供的“合格口罩出口供应商清单列表”中。外交部固然可以站在国家立场,有理有据地反驳国外记者的观点,但在其背后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产品生产不规范,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例如这次的口罩出口事件固然有国外未审慎选择供应商的原因,但更多的可以看到,暴利在前,有多少人昧着良心生产不合格的物资,毫不在意此举可能对他人健康安全所产生的影响,要知道,一个不合格的口罩,就有可能导致一名健康人、甚至一名医护人员被感染。在国内爆发初期,受到春节、事件突发性等因素影响,口罩的售卖和生产如此混乱的原因尚可理解,但当国内疫情有所控制,物资生产和销售环节在政府管控下开始正常化时,为何经过层层检测的对外出口物品仍然有如此大的问题?我们的供给侧改革何时能达到人们可以放心购买国货的水平?
《意大利制造》(Made in Italy)是一部2020年上线的意大利电视剧,故事背景同样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米兰。
也许我们现在早已习惯将米兰视为与巴黎、伦敦同一级别的世界时尚中心,但在那个特别的时代,时尚还没有在意大利扎根,是一群先进的、热情的、敢于创新的人们通过不断的斗争和革新才使得米兰成长为一座繁华的时尚之都,才涌现了Armani、 Valentino这一系列的设计师品牌,从这个时代开始,设计师不再只是站在幕后设计服装,他们开始成为一个品牌的核心与灵魂,他们各自独特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成为了品牌的独特韵味,正如Valentino的张扬与热情,Armani的低调与优雅……
剧中的主人公是刚刚大学毕业的Irene,她大胆、热情、富有主见。本剧刚开始,Irene便因为老师无法理解自己在毕业答辩中所阐述的观点而毅然离开了教室,放弃了答辩,放弃了大学学位。然而在那个年代,读大学仍然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Irene的父亲因此十分气愤,只觉得女儿太过任意妄为,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父女俩大吵一架后,Irene便离家出走了。身无分文的她一心只想找份工作养活自己,这时她想起自己曾无意中看到的一家时尚杂志的招聘信息,她寻着地址来到了Appeal杂志社(《引尚》),由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Irene的父亲是一名固执刻板的无产阶级工人,母亲则是家庭主妇,靠着帮别人缝制衣服赚些小钱,而在Appeal工作的人们却是如此不一样,这里的每个人都在忙碌,服装、杂志、纸张堆满了整个办公室。而Irene仿佛正是为这份工作而生的:她的大胆、热情和主见使得她很快在这份工作中大放异彩。
Appeal杂志社成员从Irene的视角出发,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女权运动给社会带来的变更。Irene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家庭主妇形象,她不辞辛劳地照顾丈夫和孩子,在家中并没有太大话语权,家中事务大都由父亲说了算。而Irene正是出生于一个女权运动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代,她的男友却仍有着旧时代的思想,认为女子只能呆在家中,无需工作,而双方的家庭也没有一人对男友的这种观点感到奇怪,甚至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反而对Irene的工作保持着怀疑和否定的态度,认为Irene应该尽早辞去这份工作,然而Irene在学习和工作中已经接触到了新时代下最新的、最前卫的思想,她无法接受未婚夫这种旧式思维,最后二人以分手告终。
另一方面,正如Irene所说的:“时尚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在女权运动的盛行下,新时代下所诞生的这些设计师品牌正是感知到了女性在职场中的地位变化,并将其付诸行动,才走在了时代的前沿,成就了现在的国际知名度。剧中,Armani先生曾说:“你们女人总是被嘲弄,总是过于光芒四射,担负得太多,好像你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被男人抱上床。优雅不需要惹人注目,而是被人铭记。” “如今的女性是独立的,能在生活中平衡工作和感情。” 当女性开始进入职场工作,那么她们需要的不再是那些花哨、性感、引人注目的着装,因为她们无需再为取悦男子而生活,因此他为女性设计的是典雅而中性的着装,让女性显得更加干练而优雅。
剧中的Armani先生为模特调整样衣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有着前卫思想的人们在为意大利注入新的活力,他们不畏艰险,不怕摔倒,敢于斗争,最终创造了一个“美的国度”。
剧中Valentino在罗马拍摄的形象片,经典的Valentino红与古典的白色大理石雕塑交相辉映另一方面,剧中也体现了那个年代的另一大主题——共产主义运动。六七十年代正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剧中的镜头往往一面是时尚工作者的激情与奋斗,另一面却是共产主义分子所组织的暗杀、示威等运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导致了社会的动荡,而意大利的时尚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蜿蜒前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剧中Appeal杂志主编Rita与她的儿子的矛盾可视作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的一个缩影:Rita作为一名时尚工作者,是资本家的代表,然而她常年忙于工作,对儿子一直缺乏足够的关心,直到儿子加入共产主义阵营,甚至离家出走,整日谋划一些“特殊行动”后,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剧中,Rita在工作上一直是一个女强人的形象,而一碰到有关儿子的问题,她便变得患得患失,忧心忡忡。剧中有这样一幕:妆容精致、衣着考究的Rita来到一个共产主义分子集会的地方寻找她的儿子,她一进入那间昏暗嘈杂的地下室,Rita儿子的一位好友便看着她,带着嫌弃与鄙视的语气说:“来了一个资本家”。儿子究竟曾参与过怎样的行动我们不得而知,但剧中警方一直在寻找他。在本剧的最后,儿子在一场暗杀行动中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恐惧和犹豫,最终放弃了暗杀,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中,Rita像照顾一只迷途知返的羔羊一般轻轻拍打儿子的后背,试图给他以安慰。
Rita的儿子在剧终疲惫地回到家中,终于再次与母亲见面而意大利的时尚不仅成长于70年代复杂的社会背景中,也成长于时尚业内部的“革新派”和“保守派”中,小小的Appeal杂志社就分为这样两派,以Rita和Irene为代表的“革新派”认为:“时尚是创造和想象,是文化和自由,从今往后,人们不会只因单纯的穿着需要去购买一条短裙或一条丝巾,他们会为设计师和创造者而着迷。” 而以副主编Nava为代表的保守派”则认为:“时尚是服装,是鞋子,是珠宝。”两种观念的斗争贯穿了全剧的始终,由此可见,时尚的发展本身就是一场革命,它和政治变革一样,需要响应时代的变化,那些最先预知时代发展方向的人们便成了那个时代的赢家,而“革新派”所追随的理念也传递到了我们的今天,成就了现在的时尚业。
在剧中的最后一幕,Irene继承了Appeal杂志社,在前任主编的追悼会上,她带着自信、憧憬和坚定向所有在场的时尚界人士宣告:Appeal不会消失,它会继续激情奔涌地讲述我们意大利时尚辉煌的历史。故事也就此戛然而止,后续不需要过多的语言赘述,导演拍摄了一个带着笑容,一直向前奔跑的Irene的镜头,由此表示她此后的人生,甚至意大利此后时尚产业的蓬勃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