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在看一些民国剧的时候,会看到人们交易时用到一种货币——袁大头。这是袁世凯在位期间创造发行的货币,全称应该是“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
这种所谓的袁大头,其实在上世纪50年代仍有流通,因为当时一共铸造了7.5亿枚。可是,袁世凯只当了83天皇帝,就发行了这么多货币,到现在还值钱吗?他为什么在短时间内发行了这么多袁大头?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98081/2c0cf34efce3b3c6.jpeg)
在清政府摇摇欲坠之际,维新派提出了变革救国的想法,但是袁世凯预料他们不会成功,于是抱紧了慈禧太后的大腿。可是顽固派接受不了维新派,自然也接受不了一个动他们蛋糕的人。
受到排挤以后,袁世凯只能退出政坛回老家。他没想到,革命最终还是胜利了,清政府和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都被推翻。但清政府还在垂死挣扎,袁世凯也再次请求为清政府做事,被任命为内阁大臣。不过,袁世凯还是逐渐意识到,革命的潮流不可逆转,所以他转而投靠革命者。
两次投诚和倒戈其实已经证明了袁世凯是个很有野心的人,所以当他接触到革命派的权力层以后,他马上就篡取了革命成果,复辟称帝,沿袭清制,包括统一货币。统一货币除了出于制度层面的考量,可能还有为了从民众手里获得更多利益的想法。
总之,袁世凯开始找人设计了一款袁世凯政府法定货币。因为袁大头中含银,银属于硬通货,所以大众的接受程度很高。加上袁大头中含银量高,所以即便袁世凯倒台了,民众也倾向于将这种银币作为货币使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98081/0d2c9a288ee76303.jpg)
蒋介石曾效仿袁世凯的这一做法,可他使用的却是纸币——金圆券。对于人们来说,只要蒋介石跑路,这些金圆券就会成为满手废纸。最后结果果然如此,这种所谓的法币,可能几百万也只足够买一袋大米而已,根本不值钱。
如今我国的通用货币是人民币,虽然是纸币,但是在统一发行和流通以及严格的货币体系下,不会步金圆券后尘。然而铸造了7.5亿枚的袁大头,由于属于硬通货,具有价值,所以新中国成立后一度仍在流通。直到人们习惯使用人民币后,袁大头才彻底退出货币市场。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98081/aa1afaf32c7ffb3d.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