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端午节。满手机都是粽叶飘香的时节,粽叶飘香的祝福。
我生活的地方是没有粽叶的,吃粽子也是物流发达的现在才有的,以前是没有吃过粽子的,连油饼子卷糕也没有吃过。
记忆中的端午节,都是母亲天不亮就起来,用大蒸笼蒸上各种花卷,最多的是菏叶型状的。蒸熟后,上面用小货郎手里用一点麦子换来的颜色兑水,再用九根火柴棍绑出来的点座子点上花。说是花,实际上就是九个点点呈正方形排列在花馍馍上。
瑞午节这天,除了有花卷可以吃到,还有花绳可以佩戴。花绳都是用母亲给我们做花鞋的丝线编织的,有三色、五色、七色的。具体佩戴几色线的,要看母亲手里有几色丝线。
如果母亲不是很忙,小时候的我们在端午节这天,衣襟上还会挂上母亲缝制的小荷苞。各种式样的,只要母亲能做出来的,母亲都会尝试着做出来。
弟弟属虎,那年的瑞午节,母亲还缝了一个活灵活现的老虎蹲在弟弟的肩膀上,说是可以消灾避难。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可以消除灾难,但我觉得那只老虎在弟弟的肩膀上好威武。
我也会缝荷苞。女儿小的时候,每年端午节都会缝一个漂亮的荷包挂在女儿的衣襟前,女儿在外婆前招摇,母亲便说,没我做的好看。母亲手巧,悟性又好,她的针线活儿,我们做女儿的哪个都比不上。
端午节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吃到母亲做的凉面。那时候没有压面机,凉面都是母亲亲自擀好面后,用切刀一刀一刀犁出的。
母亲在和面时,水里放了碱面子和黄毛柴籽,面条筋道,伴了清油,很好吃。
如今的日子越来越好了,端午节也过得越来越丰富了。各种粽子、米糕应有尽有。花绳都不用自编了,街头巷尾都是卖的,各种各样,琳琅满目,还会串上小铃铛,小孩子佩戴在脚脖子上,走起路来叮呤铛铛响着,小孩子满脸都是笑。
小时候的端午节,是与屈原没有关系的。盼望着过节,只是为了吃到白面饭和白面馍馍。什么赛龙舟啊,祭屈原啊,一些有关端午节的文化习俗,都是长大以后读了书才知道的。那时候日子过得清苦,想不了太多,也不知道太多。
那时候端午节也会踏青。所谓踏青,就是几个小孩子在自家门前的山上随便找一地方,用小铲子挖出一个小锅灶,拿出自家的柴火,再向大人讨几颗洋芋烧熟了连土带焦一起抢着吃。那是唯一的父母允许了让孩子们疯玩的日子,我很珍惜。
今天又是端午节,孩子们都己经不需要我缝荷苞挂在衣襟了,亦如当年我也不需要将母亲的荷包挂在衣襟一样。我把自己缝的荷苞和当年母亲缝的荷苞挂在书柜的门把手上。
尽管粽叶飘香,糕点好吃,但我依然忘不了母亲拌的凉面。我拌了一碗放了碱面的凉面,满满的都小时候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