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阅读:
P206-220(第9章 结构化分析问题)。
重点:
传统分析问题的方法为: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得出结论、提出方案。但是这种方法很低效,更高效的方法是:先建立诊断框架和逻辑树,从而更快速地分析问题、引导思维,再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信息。
建立诊断框架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1、呈现有形结构(将问题或现状通过现有框架呈现出来,发现薄弱点);
2、寻找因果关系(根据问题倒推因果,发现问题点,可以从财务、任务、行动等各种维度来分解);
3、归类分组(按照相似性归类,或者以选择结构来判断并归组)。
与自己的关联:
开始一个全新模块的需求分析及功能设计时,也存在类似问题。无从下手,从而不断收集信息,也没有判断信息是否收集足够的标准。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框架,这个框架里的内容包括了构建一个新模块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内容,针对这些信息,再逐个突破、分阶段设计,这样就不必总是等着没办法开工。
有哪些场景不适用:
暂无。
这部分内容的逻辑关系还不清楚,只是大概知道了作者的目的和做法,但是具体内容没看懂。
行动项:
结合之前看的书上的理论、自己的经验,总结下模块需求分析与设计的框架结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