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自己吗?
之前如果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当然!”
如果你也这样认为,我们可以先来做个小测试,看看你有没有下面这几种情况?
1.常常从好的方面看待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错事之后,则怨天尤人,归因于外在因素,即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别人。
2.在煮方便面的时候,服务员问你是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排除对鸡蛋过敏等特殊情况,你会回答一个或者两个。
3.你为某一场比赛做了精心的准备,特别想取得一个好成绩,比赛开始了,你却因为过度紧张带来的压力,完全发挥失常。
4.在你面前放两瓶形状,颜色,温度等等都一样的液体,一个上面写的名字叫蝌蝌啃蜡,另一个上面的名字叫可口可乐,你可能会觉得叫可口可乐的这瓶液体更好喝。
你的答案是什么,可以在文章后面的评论区留言。
相信很多人都是有这些情况的,我们来分析其背后的原理。
测试1,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认为自己比别人好,这种自我美化的感觉,使多数人陶醉于自己优秀的一面,而只是偶尔瞥见其阴暗的一面。美国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在他的著作社会心理学中对这一现象定义为自我服务偏见。
I.简单的说,就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是高出自己的真实水平的。也会不自觉的夸大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忽略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所以自我服务偏见又被称为自利性偏见。
测试2是一个很经典的心理学案例,同样是加鸡蛋,如果问题换乘需要加鸡蛋吗?最后的比例可能是50%,但是如果是测试中的问法,选择加鸡蛋的就会超过70%。不管做出哪种选择,你是不是认为这都是你独立思考所做出的决策?其实在不知不觉当中你已经被别人在你的意识里面埋入了一个锚点,而你已经不知不觉地被先入为主的信息给诱导了。
这就是沉锚效应,这个理论认为,人们做决策前,思维往往会被所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第一信息就会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你的思维固定在某处,从而产生先入为主的歪曲认识。
测试3,相信大多数人都遇过这种情况,当然,也有很多人最终表现的特别好,甚至是超预期的好。但更多的因为紧张而发挥失常。美国著名的钢索表演艺术家瓦伦达,一生都技艺非常的精湛,但却在最后一次告别演出时,失误摔死了。他的妻子回忆,瓦伦达在出厂前不断的重复,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这就是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出现患得患失的心态,后来心理学家把这种心态称之为瓦伦达心态,又称瓦伦达效应。
压力心理研究鼻祖汉斯单业医生将压力分为有害的不良压力和有益的良性压力。良性压力,能给人以动力,担心自己不够好,从而去想办法提升自我,而不良压力不仅使人感到无助,灰心失望,患得患失,还会引起身体和心理上的不良反应,而这也正是瓦伦达在最后一次表演中动作失误的直接原因。
测试4,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可口可乐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首次进入中国市场,但几乎无人问津,当然,现在也很少有人知道,但原来在中国被翻译过来的名字叫蝌蝌啃蜡!
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再一次进入中国市场,这次他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译名——可口可乐,结果,就是现在这样了!
我们常说眼见为实,但往往我们亲自看到的,就像可乐,我们亲自喝到的同样的口味,但是,却会喝出不一样的感觉。这源于著名的库里肖夫效应,简单说就是你看到的,或者你尝到的,其实只是你自己联想到的心理投射而已。
三国中与诸葛亮齐名,并称为卧龙凤楚的庞统的遭遇,其实就是对库里肖夫效应最好的解释。
看完这四个案例,让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
你还了解自己吗?
以上内容来自读这本书有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