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获得掌控:参与/行动
只有勇于付诸行动,而不是空想,才能掌握这个世界。做比看更重要……手是思想的利剑。
——J·布洛诺夫斯基(J.Bronowski)
参与/行动,是获得掌控的第五步,所谓自主掌控,究其根本是指你对具体资源的分配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你现在要采取什么行动,以及你对要采取的行动是否满意。
一个基本的执行问题是“下一步行动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模糊与明朗、想法与现实、精神与物质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
如果你没有想清楚具体的行动,就没有完成对它的思考。
要判断你有没有把一件事彻底想清楚,便于立刻执行,最好的标准是看你能否回答下列问题:
·先做什么?
·怎么做?
·在哪里做?
如果你不能明确地回答这3个问题,就得继续动脑子。
明确“下一步行动”的好处
提前把必要的具体行动想好具有奇特的效果,在你只有工夫执行、没有工夫思考的时刻,你可以信赖它引导你完成任务。
下一步行动清单:
1、在两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事务应该立即执行;
2、如果可以,把其他可行的事务委派给别人。
3、剩下需要你追踪的就是两分钟以上的行动。
也就是“3D”模型——执行(Do)、委派(Delegate)和延后(Defer)
参与(行动)制约因素:
1、情境 根据情境来选择可以做的事情,例:电话清单、家清单、外出清单、飞机上、电脑、办公室……
2、时间 例:如果你只有10分钟的空闲,你想高效利用这段时间,最好选择你觉得可以在10分钟内轻松完成的任务。
3、精力
根据清单,在高精力下完成有挑战的事,在低精力时做简单的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9904/ceb20ff749227681.jpeg)
行动选择
与你决定采取什么行动有关的最后一组变量是,
1、事先安排好的你是否对明确地列在行动清单上的事项。
2、突发事件需要即刻执行的临时冒出的工作。(怎么处理突发状况,你对自己的处理办法是否满意,基本上取决于你能不能总览全局,使手头的任务尽在掌握,取决于你能不能用可靠的清单系统来评价突发状况。)
3、决定性选择可以抽时间整理的新情况和新信息进行后续追踪,以便全面更新可能的任务,重新列一张清单。
思考是要耗费时间的,但是要想明确和管理你的工作,就必须进行思考。
比如作者想小憩片刻,准备躺下来的时候,对还有哪些事要做(但现在不做)知道得越清楚,就越安心,休息得也越好。
如果你一再逃避根据优先排序来采取行动,拒绝承认它们的复杂性,或者你根本不知道它们是什么,那么,你必然会感到生活多多少少失去了掌控。
如果优先要素能够被系统地找到并予以支持,大脑这方面的能力就会大大增强。
进展顺利的要素
说来说去,行动是关键。只要行动起来,哪怕这个行动“不正确”或者不是最好的办法,也比犹豫不决地悬在那里能让你产生更强的掌控感。
行动是高效的最佳状态。
学习心得:很多时候迷茫不知道该做什么,是因为我们虽然有目标,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但是不能清晰的知道下一步行动是什么,所以大脑会拒绝或者拖延行动。万能问句:“ 这件事接下来要做什么 ”就会产生很多灵感和明确下一步行动。也就愿意行动了,行动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9904/d26b6a2fe4752a8c.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