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认为,打压可以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实际上恰恰相反,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较低,父母的打压会让其内化为自我认知,不自觉地产生“我不行”的想法,形成低自尊的人格,从而变得自卑、懦弱、格外在意他人评价。
久而久之,这种“无助”会变成终身的“心理习惯”,扩散到新的情境中。
宽容的教养方式,往往会让孩子更加自尊自信,在成人后在受到压力和伤害时,内心的缓冲力更强大,内心更平和。
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营造一种充满爱的、支撑性的、包容性的环境。
当然,家长也不能做“直升机”式的教育,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成长大包大揽,把孩子成长路上的困难,全部扼杀在萌芽状态,替孩子一一铲除。
这样养育出来的孩子不会独立面对挫折、解决问题,也没有足够的底气直面自己的失败。父母真正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在挫折中总结经验,让孩子接受“成功”只是结果的一种,以此培养其直面失败的勇气。
最后,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目标感和意义感,避免孩子患上空心病。当一个人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强烈的无意义感就会导致心理障碍。
父母需要明白成功并非只有一种样态,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和独立性,放弃功利化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找到人生的目标并付诸实践,不要让学习成绩成为孩子唯一的价值感来源。
父母要让孩子在“精神富养”中长大。精神富养的“富”绝不是富裕的“富”,而是丰富的“富”,它指的是有丰富经历和眼界,有丰富的安全感,有丰富的创造力;他们不会被匮乏感控制,不会被空心病纠缠,不会被孤独感包围。
这需要父母帮助孩子塑造坚定的“自我意识”,包括客观的自我认识、积极的自我体验和有效的自我调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