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经常会被各种各样的问题包围着,每天陷在这些纷繁复杂的问题里,怎么样才能把教育孩子这件事变得简单一些,能不能想一个办法,在应对教育子女问题时,找到一个化繁为简的方法。但也不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地简单化,化繁为简不是让大家在问题面前装聋作哑,无视问题的存在,而是要找到切入口,把复杂的教育问题找到简单的观测点。
杨老师刚接触博瑞智的时候,感觉自己嘴笨,没办法给大家讲课,为了帮助家长学习,需要请外地的老师来帮忙讲课。自己培养的讲师成长起来后也都走了,后来杨老师终于跟董老师提出自己的困惑,该怎么面对这个问题,董老师说:“你自己讲课就可以了,好的讲师都是一场一场讲出来的”。从那时起,杨老师开始讲课,最终成为了现在家训营上的讲师。
杨老师每年都能见到董老师,但是一直等了几年,才向董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其实向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是提给自己的,为什么不早提这个问题呢?是因为时机不到。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在面对纷繁芜杂的问题时,重要的不是寻找答案,而是提出问题。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是不辞辛劳的寻找教育孩子的答案,而是学会提出问题,一旦提出问题,答案就在那等着了。
有一位妈妈在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听了董老师的报告会,觉得老师讲的很有道理,很认可这种教育理念,把家长训练营的费用也交了,但是一直没有参加学习。再次见到这位妈妈是在孩子初中二年级下学期,孩子面临辍学,妈妈走投无路的时候又回来了,并且参加了家训营。这位妈妈跟杨老师差不多同一个时间接触到博瑞智,妈妈只是为了寻找一个教育孩子的方法,而杨老师是在提出问题,如何做个好父亲,如何成为一个好讲师,如何帮助更多的人,这三个问题推动杨老师一直走在家庭教育的路上。
杨老师刚参加工作时,每天到信件收发室拿部门的信件,负责信件的老师说话冲,态度不好,让人憋气窝火。杨老师提出问题,她为啥这么冲?怎么办?再后来,每次买早饭都帮这位老师买一个煎饼果子,不到半个月,这位老师的态度来了180度的大转弯,每次都是笑脸相迎。这是方法论上的问题,1为什么,2是什么情况,3怎么办,这是提出问题的过程,站在观测点上,看家庭教育的问题,我们都花了大量的精力寻找方法和答案,研究技巧,如果想把事情搞简单,只要提出问题就可以了,提出问题的人基本就明确了方向,知道了答案。
曾经有一位新家长来咨询,提了一堆问题,为了帮助她理清思路,杨老师问了她几个问题,问完之后,妈妈有点生气地说:“老师,我是来寻求帮助的,来问你问题的,你干吗问我,我如果能回答,来找你干吗?”杨老师提的问题,家长还达不到这个层面,无法理解这些问题的真正目的,所以,对家长提问,得先看他们处在哪个层面,才能提相应的问题。
萨拉玛格的一句名言——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做出回答,迟迟不来的是提问的时机。世界上所有的答案已经在那了,只是看你能不能先提出问题。我们参加家训营,高端课,每次复训都有不同的收获,这是因为我们自身的水平在不断提高,随着我们背景知识的扩大,能够接收到的知识层级越来越高,就能吸收更多的知识。
有些家长参加完沙龙,听完报告会,回去也就回去了,没有认识到需要学习这件事,就不会有接下来的提问,答案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孩子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父母依然焦头烂额,当你没意识到的时候,答案跟你没有关系。
当我们在认识层面达到了某个认知点,答案自然敞开怀抱,最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提出问题的能力,把教育孩子这件事化繁为简,就是不断学习提高自己,提出问题,答案自然就呈现出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