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沟通从心开始

沟通从心开始

作者: 竹林闻泉响 | 来源:发表于2018-07-09 22:22 被阅读0次

    每当看到移动公司“沟通从心开始”的广告牌,不禁想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话:“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是发自内心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沟通能将师生心灵之间的沟壑和桥梁跨越,每个真正的沟通都是从心开始的。

    教师需要用心去沟通,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最深处,打开学生的心扉,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每一处风景。

                          案例

    小新同学在很小的时候,由于家人疏于照顾手被烫伤,留下了难以治愈的难看的疤痕。家人很愧疚,对他百般宠溺,百依百顺。

    上学后,他对别人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稍不如意就打同学,学生向我反映后,我把他叫来,给他讲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互帮互爱,他表面上答应的很好,却把学校发生的小矛盾留到放学后把同学拦在路上打的鼻青脸肿。

    家长告到学校来,我很气愤,把双方家长叫到学校,狠狠的批评了小新,责备他的家长,并调解为受伤的孩子付了医药费,一周后他又把同学打了,原因是自习课上他说话影响了其他的同学,同学说了他两句。

                        分析

    通过我的教学观察,我发现,小新的行为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简单粗暴;心理方面既敏感又自卑。而构成这几种现象的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家长的宠溺。通过跟家长谈话,我了解到由于家长自责,不管他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开口“我要”,家长总是有求必应,尤其他发脾气,哭闹,耍赖时,更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失掉原则,要啥给啥,家长一味迁就满足,导致孩子事事以自我为中心,有一种我是老大我怕谁的思想,所以只要他看不惯的,就有武力解决,随意动手打同学。

    2、同学畏惧、排斥小新在班里总是很显眼,经常跟同学吵架,为点小事就和同学打架,同学畏惧的目光,老师严厉的批评,导致他越来越孤独,渐渐的对自己失去信心,作为一个11岁的少年,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体接纳,不能得到正常的伙伴之间的交往,内心的感受是可想而知。

    3、心理方面既敏感又自卑。由于自身的缺陷,让他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就连同学们讨论“老鹰的爪子的作用”时他都认为是同学们在讽刺他,以至于要动手打人。

    在班里,他时是竖起耳朵在偷听同学们的谈话,把自己的手藏的严严的,生怕大家看见,可见他的心里承受着多么大的压力。

    三、采取的对策

    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作为教师,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心理疏导,促使他在心理上能逐步健康,自信心能不断提高,潜质不断加强。

    1、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

    孩子是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影响,要想解决他的不良表现,还得从他的家庭入手。

    首先,我利用家访向家长提出:“爱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一味宠溺不是爱他而是在害他。”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从思想上改变他。

    其次,说到打人,他说不是他的错,因为他手有残疾,从同学们的说话、眼神、动作中看出来,大家瞧不起他,原来他由于残疾,既敏感又自卑,同学们不经意的话,他就认为是在笑话他。

    要让他明白,自身的缺陷已经不可避免,家人也不是故意的,不能把此作为自己任性的理由,尤其是同学们,他们对你所受的伤害没有一点责任,也没有对你亏欠任何东西,从来没有歧视你,你不能猜忌同学,更不能打人。

    2、引导同学关注他,接纳他。

    我发现小新虽然经常犯错误,但他依然有向上的愿望,他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比如热爱劳动,从来没有逃过过值日,能主动帮助同学擦黑板(因为他个子很高),学习刻苦,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上课认真听讲,时时有精彩的发言让大家刮目相看,因此我挖掘他这些向上的可塑性,对他进行再教育。

    当我发现由于上课时他说话影响同学,同学说了他两句,他又打了同学后,我采用了“影子”的办法,整天带着他,我走到哪他跟到哪,放学后大家先走他再走。

    随后的期中考试,他语文、数学竟然都上了90分,同学们惊讶,我很震惊,问他后,他说,每天放学后,他让姐姐给他讲题,学习到深夜,我肯定了他刻苦学习的精神,告诉他很佩服他的这种精神,鼓励她和同学们正常交往,他感到很惊讶,说:“老师,我其实也想和大家一起玩,可是我打了那么多同学,他们见了我就躲得远远的,怎么可能和我说话呢?”我说:“你的成绩特别好,如果有同学有不会的题,你可以主动给他讲,不试一试,你怎么知道同学们怎么想的呢?”从那以后上课时遇到特别难的题,我就会把他叫到讲台上给大家讲。

    看到同学们赞许的目光,他的眼神不再躲闪,我有一个大胆的设想,让他当班长,只要求他做到一点“不许动手打人”,想动手时把拳头捏紧,心里默念“我是班长”,由于他的保证和优异的成绩,同学们同意了。

    他每天向我汇报班里和他的情况,我鼓励他,并加以引导,当我得知他的乒乓球打的很棒,在班级里组织了乒乓球比赛,他担任教练,负责全班同学的培训,就连我也是他的学生,常常被他打得落花流水,挂个号还要请他照顾。

    他认真负责,热心的手把手的教每一个同学,慢慢的他变了,同学有不会的题就去找他,他耐心讲解,他帮同学打扫卫生,修自行车,轮到我班打扫厕所,他主动扫厕所,同学们有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笑容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结合班上具体情况,开展一些集体的活动和竞赛,任命他为负责人,让他感到被信任的和职责感,在组织活动中,他的主动参与使他觉得自己是班里的一份子,从而和同学们融为一体。

    3、尊重和信任他,正确看待“反复”

    信任是一种人格力量,它促人奋进,使人发奋。对他来说,只有信任他,才能得到他的信任,信任他也是尊重他人人格的表现,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他自卑的心理,他的错误不可能在一次两次之间完全改变,我要耐心对待他的错误。

    当他和外班的同学打架时,看着他一股不服气的劲,我犹豫了,难道我的心血白费了吗?我耐着性子听他的解释,询问同学后得知是外班的一个同学欺负我班的孩子,他是班长,这事不能坐视不理,上去三句话不合就动起了手,我告诉他老师相信你是个正直的孩子,但遇事一定要把握住自己,记住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做事要把握一个度,把握好了是好事,把握不好就会反受其害,他的眼里流露出一股被信任的感激的眼神。

    4、运用多种评价,促进发展

    维果茨基说过:“我们不盯着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该盯着儿童发展的明天。”他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同学的态度,使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打击,作为教师,如果不是实事求是的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他,他的个性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因此要调动他的主动性,老师务必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

    当发现他带头打扫厕所,就及时在同学面前表扬他,当他能主动帮助同学的时候,同学给予一声感激的“谢谢”,当他思想上有困惑时,及时的与他谈话,进行疏导,及时与家长沟通,他在家中有出色的表现的时候,有家长反馈到学校并给予鼓励。

    四、教育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家长、老师、同学的共同努力,这个男孩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平时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能主动退让,家长也反映他在家能听进大人的话了,不是想要什么就非要什么了。

    他从一个令人厌恶的孩子,成为班级中受人欢迎的一员,他能和同学友好相处,不随便打人,用心为大家做事,更令人高兴的事,他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组织的班级活动,获得了同学们的好评,我坚信以这样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他必然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教育是心的唤醒”,西方教育前辈的至理名言,一语道出了教育的实质,而教师工作的特点,使之具有更鲜明的情感色彩,心灵的沟通成为教师工作的灵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沟通从心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rguftx.html